“呵,朕不回去,反正我老朱家被人笑话的不少了。”

  “回什么宫?你不是不信这些不是劣质产品吗?那跟儿子去看看武库?”

  几乎同一时间,朱棣与朱高煦都选择了拒绝,继续怒视着对方。

  朱棣听了他这话,顿时插着腰轻笑了两声。

  “好,朕就跟你去看看,如果没有问题,你这个国也不用监了!”

  “爱监不监,谁稀罕啊!”

  “你这逆子!”

  父子二人一路骂骂咧咧地来到了武库,此刻聂兴等人早已等候多时。

  不一会儿功夫,周忱从库房里走了出来,纳头拜倒在地。

  “唔,周忱对吧?朕记得你,说说吧,军器局的账目有无问题?”

  朱棣扫了一眼朱高煦,随即开口道。

  周忱立马摊开账簿,神情凝重地回答道:“皇上,不仅有问题,而且有大问题!”

  “臣率人将军器局最近三年的账目初步核查了一遍,发现竟然有高达几十万斤的铁料、上万斤的铜料不知去向,另外其他皮料、鱼胶等材料都或多或少地对不上,粗略计算下来约有三十万两银子的亏空!”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朱棣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三十万两银子的亏空!

  这还只是近三年的账目,就查出来这么多的贪腐亏空!

  这么多年来,谁知道军器局的贪腐数额有多么惊人!

  夏元吉却在此时感到异样,上前询问道:“周忱,三年的账目,你们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彻查清楚了?”

  “并且李文辉等人既然敢中饱私囊,就一定会做出假账,让人查不出具体数额来,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听了这话,朱棣也愣了,满脸狐疑地看着周忱。

  三年的账目,这么快就计算清楚了,这可能吗?

  难道说是老二这混账东西,故意攀诬陷害?

  周忱将账册递交给夏元吉,解释道:“夏大人请看,这是汉王殿下传授的借贷记账法与大明数字,军器局这三年里的所有账目全都记录在了上面,一目了然……”

  夏元吉身为户部尚书,一直与钱粮数字打交道,他还真没见过这等新颖的记账方法。

  很快他就明白了这方法的巧妙与实用,顿时兴奋不已地看向朱棣,“皇上,汉王殿下这方法堪称奇妙精绝,如果将其推广到户部,那我户部臣僚行政效率将会提高百倍千倍不止!”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每年都要调用大量人力计算岁收,如果学会了这种记账方法,那将对户部账目梳理起到巨大作用,节省下很大一笔开支。

  朱棣傻了,有些发蒙。

  朱高煦却是摆了摆手,“老夏头你想学,自己问周忱去,本王没心情教你。”

  夏元吉神情一滞,随即看向了老实巴交的周忱。

  此子大才啊!

  朱棣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好在朱高煦大人有大量,没有跟他一般见识。

  “爹啊,这军器局你就交给儿子折腾吧,儿子向你保证不但不会延误北伐军机,还能将匠人们的生产效率提高百倍不止。”

  “如果儿子做不到,你想怎么处置都行。”

  朱棣眯了眯眼睛,最终还是顺着这个台阶下了。

  “既然如此,那朕就暂且信你一回,随你折腾吧!”

  听了这话,大胖胖人傻了。

  我是谁?

  我在哪儿?

  我要干啥来着?

  啥意思啊?

  我匆匆忙忙地赶过来,还没说上几句话,你们就和好了?

  “哎哎……你们俩真的是……就可劲儿地折腾死我吧!”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最新章节,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