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问题出在后面,那些没有动手的学子!

  汤宗给出的处罚,分为了两种。

  一种是扔了碎石的落榜学子,革除功名,不得参与科考。

  换而言之,这近百名学子算是废了,这辈子都别想做个文人老爷。

  另外一种,则是站在人群后面,还没来得及动手,也没扔石子的。

  这一批处罚那就更轻了,仅仅只是三年不得参加科考,就跟没有处罚一样!

  这他娘的朝廷为了配合新学推行,已经暂停了科举大考。

  别说三年了,五年都不一定会举行!

  可你现在倒好,拿这个当做处罚?

  大胖胖扭头看向汤宗,神情有些不悦。

  “这就是你们九卿圆审的结果,会不会太轻了些?”

  汤宗一脸正色,沉声道:“太子殿下,这已经极重了。”

  “为首祸乱者方宾,秋后问斩,举族流放!”

  “动手行凶者周文方等,直接枭首,举族流放!”

  “参与动手者,革除功名,始终没有动手之人,三年不得参加科举大考!”

  “太子殿下,首恶既诛,就能堵住幽幽众口,至于剩下的那三百余名士子,能轻饶就轻饶了吧!”

  顿了顿,汤宗叹气道:“太子殿下,读书人乃是我大明朝的根基,如果朝廷苛责这些文人士子,恐将引起大乱啊!”

  “这些年轻士子寒窗苦读十余年也不容易,革除功名不得参加科考,对他们而言已经是极为严重的处罚了。”

  “如果真把他们全都枭首示众的话,只怕天下士子都会寒心啊!”

  听到这话,大胖胖一怔,随即同样叹了口气。

  读书人,真是让人头疼啊!

  当初太祖高皇帝立国后,大量的文人却不愿意入大明朝为官,而且这些文人尤以老朱家的龙兴之地与帝都所在的江浙之人为主。

  一种宁肯被高皇帝杀掉也不为官,大多是“不忘故国”元朝的遗老遗少,高唱什么“忠臣不事二主”,连自己祖宗是谁都快忘了。

  第二种则是因战火纷飞,真正无心入仕的隐逸之人,干脆就隐逸于山林乡间,治学著书,讲学授课。

  而太祖高皇帝对待这些文人的处置办法也很简单粗暴,甚至可以说是血腥。

  士大夫不为君用,诛其身而没其家!

  你不肯为君所用,那就杀了你全家!

  正因为如此,洪武朝严苛的政治环境,导致大量文人儒士抵制入仕。

  这些个文人老爷们,好不容易熬到了建文朝,这才得以等来了他们心目中的完美君主,所以纷纷涌入大明朝堂。

  现在到了永乐朝,皇帝陛下是同太祖高皇帝一样的马上皇帝,铁血帝王!

  而自己这个太子爷,似乎又跟朱允炆一样,成了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完美仁君!

  如果自己真挥起了这把屠刀,将周文方等三百四十二人全都枭首示众,那真有可能如同汤宗所言,天下士子对永乐朝廷感到寒心,再次拒绝入仕!

  不管如何,朝廷都是离不开这些文人儒生的!

  皇帝贵为九五之尊,需要文人儒士替他牧民,替他处理政务,这就注定了朝廷必须优待文人儒士!

  一想到这儿,朱高炽就叹了口气。

  “罢了,就按照你们的圆审结果,布告天下吧!”

  “此案影响极其恶劣,通知各道州府县官,如若再有发生这等荒唐事,孤绝不留情!”

  汤宗闻言急忙点了点头,一颗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

  顾佐面无表情,心中冷笑不止。

  这个蠢货!

  再任由你再蹦跶几天吧!

  等汉王殿下回京了,你就会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最新章节,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