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南半岛,如今上面情况比较复杂,有老挝、缅甸、木邦等三宣六慰,还有暹罗、真腊等国,何人愿意前去为我大明开疆拓土?”

  此话一出,诸王有些沉默。

  毕竟中南半岛气候湿热,并且毒虫蛇蚁密布,加之瘴气横行,他们还真有些不太乐意。

  “代王府愿去!”

  眼见气氛陷入了沉寂,朱桂大大咧咧地开口道。

  “老子早就听说那暹罗缅甸多的是大象,准备去抓几只骑着玩玩!”

  “骑着大象冲锋,那会是何等威猛霸气!”

  听见他这些粗鄙之语,连同汉王朱高煦在内,在场一众藩王全都轰然大笑了起来。

  这个朱桂,真是个活宝。

  但是不得不承认,他这故意活跃气氛,效果显而易见。

  “蜀王府愿去!”

  “肃王府愿去!”

  “辽王府愿去!”

  “庆王府愿去!”

  “岷王府愿去!”

  霎时间,接连五位亲王发声,准备前去征伐这中南半岛。

  朱高煦闻言有些纳闷,不太明白眼前这局势。

  蜀王朱椿去可以理解,毕竟他是个文化人,只能跟着同母兄弟朱桂后面吃屁。

  岷王朱楩去也可以接受,毕竟他原来的封地就在云南,选一个近点的也好搬家。

  但是包括代王朱桂在内的这四大攘夷塞王,一同前去征伐云南半岛是什么意思?

  这他娘地,难不成因为南洋不能跑马,所以你们去中南半岛撒欢?

  眼瞅着还有人举手,朱高煦立马叫停,确认了让这六王前去祸害中南半岛。

  这尼玛地还在举手,咋滴你们一个个地都想去骑着大象冲锋,把中南半岛给打穿?

  朱高煦特别留意了一下,洪武年间的攘夷塞王们,已经全都做出了选择。

  秦王晋王早薨,现在是二代三代承袭爵位,两个没有眼力见的米虫暂且不提。

  齐王朱榑被废,谷王朱橞被杀,燕王朱棣成了大明天子。

  韩王、沈王、安王三脉去了琉球三国,宁王一脉去了倭国,代王、肃王、辽王、庆王四脉去了中南半岛。

  至此,昔年的攘夷塞王,都有了自己最终的归宿。

  事情发展到这儿,剩下那些藩王就好解决了,不等他们开口,朱高煦直接全部将他们发配去了南洋开疆拓土。

  周王朱橚等亲王此刻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大嘴巴子,因为他们的犹豫和迟疑,结果东海和中南全都被抢光了,现在他们只能灰溜溜地带着子孙前去征伐南洋!

  南洋啊,毕竟远在千里,这一去,谁知道还能不能重回中土?

  想着,强行发配南洋的诸王都有些哽咽,险些落下泪来。

  朱权、朱桂这些个王八犊子,下手真是太快了啊!

  朱高煦看着他们,心中同样松了口气。

  “诸位,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不要犹豫迟疑,即刻整军备战,前往各自的去处!”

  “自明日起,朝廷将会赐予诸王三护卫,每护卫按卫所两卫配置,合计三万余人,兵甲辎重一应俱全,助诸位前往外邦开疆拓土!”

  此话一出,诸王狂喜!

  三护卫,回来了!

  而且人数整整翻了好几倍!

  以往他们的三护卫,最高不过至万九千人,而且还要去掉仪仗队等,真正可战之兵不过五千人。

  现在可是整整六个卫的兵力,那可是三万大明战兵啊!

  有这三万战兵在手,什么地盘打不下来?

  一时间,诸王欣喜若狂,尽皆喜笑颜开。

  然而朱高煦接下来这句话,却无异于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地盘,你们自个儿选好了。”

  “战兵,本王也给你们备齐了!”

  “规矩,宗藩新制里面也讲得很清楚!”

  “从明日开始,朝廷将会调动卫所战兵,配合你们远征外邦!”

  “如果你们打不下来,或是有谋逆之举,不要忘了他的下场!”

  朱高煦点了点谷王朱橞的那颗死人头,威胁意味十足。

  诸王见状再次一惊,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不敢掉以轻心。

  朝廷出了这么大的本钱,甚至给予了自己三万战兵,这要是连一块地盘都打不下来,别说汉王朱高煦会宰了自己,自己都没脸下去见太祖高皇帝!

  朱高煦见效果达到,也没有继续威胁,反倒露出了一个和善的笑容。

  “诸位!我大明朝的太祖帝胄,我老朱家的儿郎!”

  “后世百姓,自会证明,尔等今日的选择,是何等正确!他们同样会铭记,尔等为我大明、为我华夏做出的显赫功绩!”

  “我朱高煦,同样是太祖帝胄,更是皇上嫡子,理应为诸位做出表率!明日我便会率军前往北疆,不破蒙古誓不还朝!”

  “帝胄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此方有……泱泱大明,盛世华夏!”

  在场众人:“!!!”

  帝胄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

  泱泱大明!

  盛世华夏!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最新章节,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