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传胪李贞等殿试前十者,应该选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

  太祖洪武初年,选进士于六部诸司及翰林院之下观政。

  翰林院之下者称庶吉士,六部之下者称观政进士。

  这些都是朝廷培养未来贤才的途径,让一众新科进士在六部诸司观政,使其谙练政体,然后擢升重用他们。

  一般殿试前十,都会直接被选为庶吉士,次一点的则会被分到六部百司,做观政进士,这些都是有前途的那类进士。

  至于三甲同进士与二甲掉车尾等一类没前途的进士,基本上都会被外放为官或是观政,远离朝堂中枢,从地方上一步步做起。

  正因为此次榜单决定着一众新科进士的起点,所以他们极其重视,连于谦都不例外!

  鸿胪寺卿王善父看着这些激动莫名的新科进士,又扫了一眼手中的榜单,神情顿时变得古怪了起来。

  这尼玛啊,这份榜单张贴之后,只怕他们中的不少人,会直接去跳楼投河啊!

  汉王爷啊汉王爷,你这样折腾这群小伙子,真的好吗?

  长叹了一口气,王善父将授官榜交给了差役,后者立马张贴了出来。

  一众新科进士纷纷围拢上前观看,然而当他们看清上面写的内容后,却是一个个地直接当场愣住,人都傻了。

  一甲第一名状元陈循,发配户部观政……

  一甲第二名榜眼陈鼎,发配吏部观政……

  一甲第三名探花王翱,发配兵部观政……

  二甲第一名小传胪李贞,外任扬州府同知……

  ……

  二甲第一百三十一名于谦,外任清化府永宁县知县……

  三甲第一百三十二名江善文,外任顺化府安仁县知县……

  ……

  所有新科进士,看着眼前这张榜单,直接愣在了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一甲前三竟然不入翰林院,直接发配六部百司观政!

  二甲第一小传胪竟然外放为官,竟然不是被选为庶吉士!

  整个授官榜单,唯有一甲前三留在京师,其余三百九十六人全都外放为官!

  而且,从那二甲吊车尾的于谦开始,整个三甲同进士,全都被扔去了交趾布政!

  什么“清化府永宁县”、“顺化府安仁县”,这些都是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下辖的府县!

  换句话说,他们直接被朝廷流放去了交趾布政!

  为什么?

  翰林呢?

  庶吉士呢?

  为何全都外放为官?

  甚至大部分人都被发配去了交趾?

  难道我等寒窗苦读十几载,就是为了去交趾布政?

  一时之间,一众新科进士议论纷纷,尽皆看向了鸿胪寺卿王善父,不少胆大之人甚至直接出言质问,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王善父面无表情地看着这群义愤填膺的新科进士,淡淡开口道:“这份授官名单,是太子殿下与汉王殿下共同确定的。”

  “汉王殿下说了,名单自公布那一刻起,便立即生效!”

  “若有人在限期之内没有到任,革除功名,三代不得参加科考!”

  此话一出,众人瞬间安静了。

  怂了。

  真怂了。

  革除功名!

  三代不得参加科考!

  那个狗贼汉王爷,还真是阴损到了极致!

  于谦静静地看着这份授官榜单,并没有感到意外。

  当初在谨身殿考场上,看到试题的时候,于谦就明白此次科举大考,要的都是做实事的贤才,而不是那些只会空谈的废物!

  翰林院,日后只怕会成为历史!

  陈循满脸愁容地看着于谦,其他被发配交趾布政的学子,已经闹翻了天,于谦却是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陷入了沉思。

  “廷益啊,此去交趾,你我二人只怕再难相见了啊!”

  陈循眼眶一红,这次是真情流露。

  毕竟交趾远在千里之外,而且那地方是出了名的蛮夷之地,毒虫密布,瘴气横行,一个不小心就会把命交代在那里!

  好友于谦去了,以他这跳脱的性子,只怕凶多吉少啊!

  于谦苦笑着摇了摇头,安抚道:“德遵兄放心,小弟会照顾好自己的。”

  “倒是兄长在京为官,切莫失了本心,小弟等着来日与兄长一醉方休!”

  兄弟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简单告别后,一众新科进士领了官印官服,便动身赶回老家。

  狗贼汉王爷给他们的时间非常紧张,刚刚够你回家见亲人一面,就得立马赶去赴任。

  要是误了赴任时间,只怕这个狗贼,绝对不会只是说笑而已。

  这就导致,于谦陈循甚至连吃顿离别饭的功夫都没有,各自打包好了行囊,匆匆离开京师,踏上了一段新的征程。

  于谦走出帝都城门,回望了一眼这座美轮美奂的金陵帝都,随即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去。

  交趾,南洋,我于谦来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最新章节,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