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众人时不时地看向自己,然后低声议论着,陈循顿时尴尬到了极点。

  这尼玛的要是不中,那老子不是成了天下最大的笑话了?

  太子爷,汉王爷,给点力吧!

  我陈循要是能中状元,绝对立马去收拾那些兼并田地的士绅!

  于谦在一旁静静听着一众新科进士的议论,觉得好笑到了极点。

  这些家伙,因为得知好友陈循同样选择了农桑试题,所以很是笃定他绝对中不了状元。

  殿试结束了整整两日,一众考生们也或多或少地得知了一些内幕消息。

  毕竟这进四百名新进进士中,有着不少人乃是出身于达官显贵之家,诗书簪缨之族,或者跟某些朝廷巨头沾亲带故的。

  动用这些关系情分,不少新进进士拐弯抹角地打听到了一些八位读卷大臣阅卷时的信息,更是知道了四大考题的标准答案。

  比如,这农桑考题,考的就是田地,而非粮食人口!

  再如,那交趾考题,考的乃是南洋,不止是交趾这么一块地方。

  至于那些选择农桑考题,却写的粮食人口的考生,正纷纷讨论陈循陈鼎为何会进前十,甚至有机会问鼎一甲。

  毕竟他们已经向前十求证过,唯有陈循陈鼎二人,是选择的农桑考题。

  这他娘的,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同样的考题,人家能考进前十,自己却是只有吊车尾!

  “按理来说,咱们上次的会元陈循,高中状元的可能性,应该不大啊!”

  一名身着新科进士官服的新进进士,率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不太看好陈循能连中三元。

  “年兄此话有理,我觉得之所以陈循陈鼎二人能进前十,应该是朝廷有意分布的名额,毕竟四大考题中农桑连一人都进不了,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一位新科进士陡然接过了话茬,进行了一波有理有据的分析,瞬间引得了一众进士的认可。

  这话……有道理啊!

  于谦在一旁偷偷听着,都快乐出了声儿来!

  要是让这些麻瓜知道,好友陈循切中题意,他们还不得羡慕死!

  就在众人的议论声中,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

  咚咚咚!

  很快紫禁城午门城门楼的鼓陡然间响了起来,咚咚咚三声鼓响,撕破了天地的寂静。

  鼓声一响,文武百官迅速地按照品级职位排好了队伍,耐心的等待宫门打开。

  在礼部官员的提醒下,陈循于谦等四百名新进进士也按照殿试时的顺序排起了队。

  片刻之后午门大开,众人排列整齐地走进午门,一路所见尽是大气磅礴的宫殿,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将一众新科进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带着巨大的震撼,众人一步步走到了谨身殿,依照官职品秩依次站好。

  而陈循于谦等人则排在百官之后,等待太子爷与汉王爷的到来。

  骤然间,鸣鞭声响起,如晴空霹雳!

  朱高煦与大胖胖联袂而来,坐在了龙椅左右两侧。

  文武百官跪地行礼,新科进士有样学样,同样跪倒在地。

  鸿胪寺卿王善父手持周礼《制》,高声宣读了起来。

  待他宣读完毕,小鼻涕将殿试金榜郑重地递给了学部尚书解公豹。

  解公豹先是向太子爷与汉王爷行了一礼,然后起身看向文武百官与新科进士,在他身后站着礼部与鸿胪寺的传唱官员。

  先是解公豹从第一名状元开始唱榜,他身后的礼部鸿胪寺官员依次传唱出来,从殿内传唱到殿外,直至响彻整座紫禁城!

  看到这一幕,所以新科进士都激动得身子颤抖!

  因为,鸿胪传唱,开始了!

  “永乐十二年,甲午科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陈循!”

  陈循:“!!!”

  于谦:“???”

  你大爷!

  真中了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最新章节,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