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接下来聂兴放出的消息,却是直接将他们震懵了!

  “后沈粲曾棨等主考官发觉,那些作弊答卷上竟清一色地出现了大逆不道的谋逆之言,看似舞弊,实为谋逆……”

  听到这话,大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寂静得有些可怕。

  “谋逆”这两个字,威慑力太大!

  无论是谁,只要沾染上了这两个字,那下场就只有一个字,族!

  “经锦衣卫查证,原翰林院掌院学士兼国子监祭酒胡俨、原翰林侍讲郭迪、原翰林……等人,因不满朝廷创设学部夺走学政科举之权,采用鼠毫蚁字小吏继烛之法,向一百三十二名考生传递试题答卷,以此制造科举舞弊大案……”

  听到这话,百官茫然。

  这怎么会是胡俨等人所为?!

  即便一手炮制出科举舞弊案,那也不用写上谋逆之言啊!

  金忠蹇义夏元吉三巨头沉默了,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汉王朱高煦。

  话听到此处,真相已然明了。

  胡俨等翰林想利用此次学部主持的会试,炮制出一场惊天舞弊案,将学部礼部打落尘埃。

  汉王朱高煦将计就计,偷换了他们准备的答卷,甚至心狠手辣地写上了谋逆之言!

  如此一来,胡俨等翰林谋逆证据确凿,且因为他们自身翰林的身份,汉王完全有足够的理由借此机会推行新政,甚至给程朱扣上谋逆的名头,将其彻底打落神坛!

  毕竟,一手主导策划这场惊天大案的人,乃是程朱文人的牌面代表,翰林院的一众翰林!

  三巨头用眼神交换了一下意见,最终选择了冷眼旁观。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程朱已经毫无反抗之力了。

  主动权在汉王朱高煦手中,手握“谋逆”这个大杀器,他即便将程朱斥为“伪学”,天下学子也无话可说!

  没有一个朝廷,能够容忍一个试图谋逆的学派,即便它是程朱,那也不行!

  朱高煦见火候差不多了,直接开口给此案下了定义。

  “此案影响极其恶劣,究其原因,无非是尔等程朱文人,已经忘了何为‘忠君爱国’了!”

  “本王这个没文化的人,都记得你们儒家先贤,曾经说过君子有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怎么传承到现在,就剩下你们这些只知道谋逆作乱的混账东西?”

  面对汉王爷的斥责,一众文臣敢怒不敢言。

  毕竟,人家不但说的是大实话,而且手里还攥着“谋逆”这个大杀器!

  “老祖宗的东西,都被你们给丢了,还有脸成天张口闭口的儒家圣言,祖宗礼法,本王都为你们感到羞耻……”

  好不容易逮着机会,朱高煦那是放开了怒喷,将一众文官骂了个狗血淋头,偏偏他们还不敢还嘴。

  朱勇等武官勋臣看得那叫一个热血沸腾,通体舒泰。

  “此次谋逆大案,涉案者皆是程朱翰林,事实证明这程朱发展到现在,已经不适合如今的大明了,甚至还滋生出了谋逆思想!”

  “既然如此,那这程朱不要也罢!学部何在?即刻对科举官学内容进行修改,参照‘君子六艺’与前朝制度,编纂新的官学教材,制定新的科考内容!”

  “此次科考结束后暂停科举大考,天下士子什么时候学摒弃了程朱这些谋逆思想,把新学教材学会了,什么时候再恢复科考!”

  解公豹闻言眉头一挑,当即躬身领命。

  他知道,新学教材问世的时候到了!

  这是一个完美的契机!

  科举改制,甚至暂停科举!

  听到汉王这句话,所有文官都蒙了。

  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汉王朱高煦竟然这么狠,借着此次谋逆案,要直接将程朱拉下神坛!

  毕竟程朱之所以地位崇高,便是因为其绑定了科举制度,从而确保每一个由科举入仕的官员,都是程朱缙绅!

  但是现在,汉王直接暂停了科举,还要修改科举官学的内容,这无异于是斩断了程朱的根基!

  天下学子之所以学程朱读程朱,甘愿成为程朱子弟,正是因为科举考的就是程朱,程朱掌控了他们入仕为官之路!

  你想要做官?

  可以,学程朱读程朱,再去参加科考,就能做官!

  但是现在,汉王更改了科举考试内容,换为其他学派的思想主张,那天下学子会怎么做?

  弃之如敝履!

  甚至还会因程朱“谋逆”,而厌恶地踩上两脚!

  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公羊,可能是陆学,甚至也可能是其他什么新学……

  但是不管是什么学派最后上位,在场文官们此刻都清晰地认识到了一点!

  程朱,完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最新章节,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