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钢铁大亨 37、两个酒疯子(1/2)

小说:明末钢铁大亨 作者:漫卷诗书万点花 更新时间:2023-04-23 01:31:25
  黄浩看着山坡下,远处的战场,让部队停下。拿出望远镜仔细的观察远处的城池。

  漷县在县城里不算很大,但城墙很新。墙体十分坚固。此时城墙垛口上布满了士兵和民壮。

  垛口上还挂着悬户。也就是用t字形竹竿把棉被挂在垛口挡箭。看来,这城里的守将,还是挺有水平的。

  黄浩心想。他没见过王嘉胤,不过看着城头上不停的有人掀开悬户一角,往下射箭。

  大量的滚木礌石也不停的扔了下来,把攻城的叛军砸的一串串的从梯子上掉下来。

  就知道这家伙至少是个有真本事的,不是湖弄事的。这里建城的历史在北直隶算是比较短的。

  城墙看着坚固而崭新。带着青色的鲜亮色调。辽太平年间,始设漷阴县,属析津府。

  元至元十三年,因为蒙古皇族

  “捺钵文化”与白河漕运之需,升为漷州,属大都路。统领武清、香河二县。

  作为皇帝打猎之地的行宫。明洪武十四年,降级设漷县,属通州。这个小城其实不算大,是一个下等县城。

  漷其寓意为牵挂、挂念、不舍之意。这地方后世就是通州的一个镇。但是,在清朝前,这里是一个重要的城池。

  此地出了很多名臣和学者。正德年间刘六、刘七起义,横行冀、鲁、豫等地,漕运几断,逼近京师。

  为了加强防御,知县郭梅主持修城,当时修筑的城墙,周仅二里许,连护城濠堑都没有挖掘。

  等到了嘉靖二十二年,直隶巡查御史闫委、通州州同陈昶主持重修,周围扩到三里。

  城墙顶部上加女墙,四面各建城楼,仍为夯土城,墙高一丈二尺、顶宽一丈、基近二丈。

  嘉靖三十五年,知县吕哲再次重修,并为四门题额,北称

  “拱阙”、南称

  “迎薰”、东曰

  “临津”、西曰

  “通都”。万历四年漷县城墙包砖。当时,霸州兵备道曹当勉、知县李子擢、知县宋祉等人相继修葺,外砌砖,基垫石。

  城池也大幅度扩大。城墙周围长度约2.5千米,高6米,顶宽3.6米,底宽7.3米,女墙高1.7米。

  三面开护城河,宽近9米,深近4米。其中东以港沟河代为护城河,新建南北城门楼,南沿用旧称,北门改为

  “巩京”,东西开设小门各一座。此时,团练大军抵达的正是南门门外。

  叛军和守军都是营兵,装备差不多,战法也类似。都是一个师傅教的,基本没法破招。

  看样子打了一天了,不分胜负,双方伤亡都很大。城上城下三眼铳、佛郎机炮互相对轰。

  弓箭互相射击。不断有人被火器和流失击中倒下。王大安看着前面鏖战的战场,脸色有些发白。

  本想趁着没开战快速通过这里,紧赶慢赶,还是和战场撞上了。

  “黄将军,你看这如何是好。”看着漷县城下密密麻麻的叛军,他也没了主意。

  叛军看着士气高昂的很啊,几乎不像是大明的士兵了。可见,平时不发饷银对士兵的影响有多大。

  现在他们反了,这是为了自己干活,不是给皇帝卖命了。人人的极大地调动出来了主观能动性。

  跟打了鸡血一样。大呼小叫的攻城。黄浩心里感叹,大明的官军要是有这精气神,害怕什么蒙古和建奴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末钢铁大亨,明末钢铁大亨最新章节,明末钢铁大亨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