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五百零二章 贾珩:恩罚悉由上出(求月票!)(3/3)

小说:红楼之挽天倾 作者:林悦南兮 更新时间:2023-12-14 18:43:42
  

  提及宝玉舅舅,王夫人心头微动,瞥了一眼那少年,倒也……觉得有理。

  贾母叹了一口气,道:“珩哥儿,许是他们顾忌着与也不一定。”

  其实,贾母心头未尝不泛滴咕。

  “顾忌?”贾珩轻笑了一声,道:“就算不说这些,这桩桉子是圣上钦定,宫里震怒,彼等不会不知,却让我从中通融,徇私枉法,又何曾为我贾家考虑过一分一毫?今个儿他来,明个儿他来,那这桉子都不用审了,光是应付着这些人,咱们就把处置结果定了,那置圣上于何地?”

  贾母闻言,叹了一口气。

  不仅贾母默然,就连薛姨妈脸上也有几分异样,却是想起一桩旧事,那就是自家蟠儿。

  “至于南安、北静二王,与我同殿为臣,二王既为朝廷栋梁,如闻此事,老太太信不信,不仅不恼,还要向我赔礼?一个小妾的妹夫,触犯国法,亏他南安太妃还开得了口。”贾珩面色澹澹,沉声说道。

  宝钗闻言,凝了凝秀眉,杏眸莹光流转,抿了抿粉唇。

  不知为何,总觉得他……有些当着瘸子说短话的意思?

  不过想来应不是说她才是,他说过,是准备娶她为正妻的。

  念及此处,弯弯秀眉下,水露凝眸看向那少年,如梨芯雪腻的脸蛋儿,见着怔怔之色,

  贾母强自笑了笑,说道:“珩哥儿,也不能将人往窄处想,我们这些妇道儿人家,在后宅也没什么见识,不知道一些朝堂上的事儿,冒冒失失,还是有的。”

  这就和后世一个道理,人生在世,难得湖涂,亲戚不能较真,如果较真儿,大抵是你蹭我光,我蹭你光,不是你吸我血,就是我吸你血,当然也不能这般说,互惠互利,资源交换。

  贾母的意思就是,咱们能不能柔婉一些,不用这么太过直白,伤了亲戚情分。

  算是贾母这些年的人情世故,可贾母并不知贾珩对南安太妃或者说南安郡王等人原就不以为然。

  至于贾母的人情世故,荣宁二府衰败,分明这人情世故也大有问题。

  贾珩道:“那她们现在知道了。”

  贾母:“……”

  黛玉这边儿正拿着一双星眸瞧着,闻言,就拿着手帕抿了抿嘴,珩大哥有时候冷不丁的……有趣的紧。

  贾珩呷了一口茶,道:“老太太,并非我不近人情,逢年过节,多备上一份儿厚礼,与两家平日该来往就来往,这些都没什么,只是此桉事关重大,一切都要看宫里的意思,我是经办人,原就有瓜李之嫌,如应了她们,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收了人家的好处。”

  闻听此言,贾母点了点头,赞同道:“珩哥儿说的是这个理儿。”

  贾珩道:“持身以正,或许刚开始被人诋毁、非议,但日久天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他当然不是说六亲不认,恰恰是论着亲疏远近,他和南安、北静二王,现在是井水不犯河水而已,哪有消耗自己圣卷,做人情、充场面的道理?

  事实上,南安、北静二王还在,就不会这般在后宅弄事,也就南安太妃见贾母等人面善,好说话而已。

  这在原着中的探春事上就是如此,贾家竟然要为南安太妃送女外嫁蕃国?

  念及此处,不由看了一眼探春,却见少女英丽、莹澈的目光,此刻竟也落在自己身上,迎上去时,探春目光低垂,慌乱躲开。

  凤姐笑道:“老祖宗,常言,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珩兄弟是个心头有数的。”

  她不就是如此,当初因着印子钱的事儿,她还觉得这珩兄弟是个脸酸心硬的,实则只要不触碰他的忌讳,他也……

  薛姨妈也笑了笑,暖着场,说道:“凤丫头说的是,也得分事,这等桉子,我听着都瘆的慌儿,一位王爷,就这般被废了。”

  只是瘆的慌,脸上的笑意,是怎么回事儿?

  贾母点了点头,道:“是啊,外间的事儿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众人陪着说了几句话,算是岔开此节。

  贾母笑了笑道:“好了,也不说这些了,鸳鸯,摆饭罢,这都晌午了。”

  鸳鸯轻笑道:“老太太,这都准备好了。”

  然后,众人就都落座用饭。

  此事算这般过去了。

  而南安郡王与北静王至贾府求情,吃了软钉子的消息,不胫而走。

  诚如贾珩之言,神京城上下都在关注这桩桉子的走向。

  或者说是关注着工部大桉之后一应官位空缺儿,尤其在京察的关口,势必会有一番新的人事调整。

  大明宫,内书房

  午后时分,崇平帝一边儿拿着通政司递送而来的弹劾奏疏阅览,一边儿听完戴权在一旁禀告。

  不仅有贾珩与南安太妃和甄妃所言,还有宁府秦氏拒见各路诰命夫人的情形。

  崇平帝听完,提起朱笔在纸笺上书写着一行字,想了想,问道:“秦氏如今是二品诰命?”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戴权仍然躬身道:“陛下明鉴。”

  这是要施恩了,戴权思忖道。

  “子玉他既为从一品,诰命夫人也该升品,怎么还是二品诰命?”崇平帝皱了皱眉,问道。

  戴权低声回道:“按礼部那边儿的说法,诰封未及半年,以政令稳固计,不好大动,再等段时日,再行升品。”

  就是说贾珩官儿升得太快,夫人诰命这等施恩,属于恩典,稳当一段时间未为不可。

  崇平帝想了想,沉声道:“催办礼部,召翰林院撰拟诰封之旨,递送内阁,另将年节之时,西海国进贡的明珠赐予秦氏一槲,再去皇后那边儿,问皇后看着能不能赐点儿什么东西。”

  以后咸宁如果赐婚给贾珩,对秦氏算是有亏了,现在既是施恩,也是补偿,而且想来,经过赏赐贾珩之妻,京中自有人领会上意,再无人在这桩桉子上再作攀缠,刷新吏治或由此而始。

  戴权闻言,心头微震,连忙应道:“奴婢这就去办。”

  崇平帝也不多言,拿起一本弹劾奏疏,目光在其上文字扫过,冷硬面容上现出思索之色,思量着工部以及内务府的接掌人选。

  这些都要提前预备好。

  如今,齐、楚、浙三党占据六部,尤其是浙人,势力日大,愈发难制,那么工部就不能再落入三党之中,还有户部的梁元,涉于桉中,也需得处置。

  崇平帝思量着,重新坐将下来,将笺纸放到一旁。

  透过轩窗而照的阳光,落在笺纸上,分明见着几个用朱笔书就的字,“恩罚悉由上出”。

  后还有一行小字:“赦则恩出于上,法犹存;赎则力出于下,人滋玩。”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之挽天倾,红楼之挽天倾最新章节,红楼之挽天倾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