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次子 第二百八二章 朱元璋的福利(1/2)

小说:大明次子 作者:西关钛金 更新时间:2024-03-13 11:34:46
  x,最快更新大明次子最新章节!

  众所周知,朱元璋不喜欢商人,因为朱元璋有一个理论:理财之道,莫先于农。他深深地知道农民的不易,因此在很多事情上他都是宽大农民,也就是史书中常说的:宽农。

  自朱元璋上位起商人、地主的命运就十分悲催。

  即使古代很多王朝都在重农抑商,但是朱元璋将打压豪强、宽农这两项政策, 当作了国策来执行,单单从这一点中我们就能够感受到:朱元璋一直都在复仇的路上。

  在打压豪强的路上,朱元璋可谓是古代皇帝之楷模,奇怪的是即使明朝的国力很强,朱元璋在位期间豪强就根本抬不起头。

  主要原因:朱元璋是“穷人”

  老朱是最底层的穷人,穷得平时上不起学, 闹饥荒时只能乞讨, 而仇富心理是根深蒂固在每一个穷苦人民的心中的。

  尤其是当吃不上饭,只能沿路乞讨的朱元璋来说, 他想不通,想不通为什么那些富人、商人越在闹饥荒的时候,还越要抬高粮食价格,甚至宁愿倒掉、给家里的鸡鸭猪狗吃也不愿意施舍给农民。

  这个观点是不是很熟悉?

  这是万恶的资本家吗?不是,这是市场经济规律所导致的,古代、现代都一样可在穷人眼里,他们就是可恶的商人,没有同情心,眼里只有钱!所以穷人只能选择造反,所以朱元璋在当了皇帝之后,也是一个处处维护农民,想方设法打压、剥削商人的农民皇帝。

  也因为这样,大明商人的地位很低,沈万三仅仅住院一句话, 就直接被抄了, 他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也因为朱元璋,大明的商人地位真的很低。

  其中朱元璋规定商人子弟社会地位最低, 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这是很伤的...明初,四民顺序为“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为四民之末,即比奴婢的地位稍高一等。

  此外,受到这些政策的影响,导致商人“地位低”的观念在民间也是深入人心,即便是大商贾如沈万三那种人物,也是被当作出身低贱之人,很多的小商人以及小摊小贩更是被人瞧不起,被人当做贱民。

  有钱没有尊严,这是十分难受的,可是今天就在这里,朱朗直接抛出了大明义商的四个字,跟着朱朗告诉在座的所有商人,除了这大明义商的牌匾之外。

  拥有大明义商的商人,子女可以读书入仕,还可以捐钱购买荣誉官位, 并且可以用金钱雇佣人代服劳役...等等, 一些特殊的提高地位的方法。

  而且这大明义商还仅仅只是开始,以后,朱朗认为只要做了好事的商人,就应该得到这样提高地位的奖赏,你是不知道,朱元璋这因为从小吃了很多的苦,知道农民不易,所以格外重视民间疾苦,当了皇帝后,出台了各种政策,让老百姓不再吃苦。

  这些政策每一项都是要花钱的,大把大把的花钱,为什么朝廷没有银子,都是为了百姓花出去了。

  比如说朱元璋对天下老年人施以尊重,颁布诏书和法令,规定每地要善待老人,并让县官定期送去米面衣物进行慰问。朱元璋怕执行不力,就又叮嘱礼部尚书,要以皇帝的名义再次重申一下这项政策。

  洪武六年规定:“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令一子侍养,免其差役。”也就是说,为了更好地让70岁以上的老人安度晚年,国家允许老人的一个儿子免于服役。

  对于那些孝敬老人的人,朝廷不但给予精神表扬,还给予物质奖励,赏赐衣物,发放奖金。

  而且,这些孝子孝女年老时可以享受特殊待遇,当他们年届60岁就可以享受普通老人80岁时才能享受的福利待遇。如果孝亲模范不幸成为孤老,那么他们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在养济院的同等待遇,当地养济院会每月按标准把钱粮送到他们家中;去世后,政府还会发放三两银子作为丧葬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次子,大明次子最新章节,大明次子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