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次子 第二百三四章 危险的刘伯温(1/2)

小说:大明次子 作者:西关钛金 更新时间:2024-03-13 11:34:46
  x,最快更新大明次子最新章节!

  朱标对刘伯温十分推崇,这里是要肯定一点的是,刘伯温这个人对大明确实是有贡献的,朱元璋即皇帝位后,刘基上奏制定了军卫法。

  简而言之,军卫法就类似唐代的府兵制。打仗的时候打仗,安稳时则去耕田。

  当时元朝尚有余力,元明之间分界线尚不明确,史称九边。军队如若不驻扎,元兵烧杀劫掠无人阻挡。军队如果驻扎,军费开支巨大。军卫制度的确立,不仅解决了生产问题,更为边防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除军卫法外,刘基提出经世致用,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刘基认为:圣人作经以明道,非逞其文辞之美也,非所以夸耀于后世也。学者诵其言、求其义,必有以见于行。言之无不通也,验之于事,则俑然而背驰,揭揭然不周于宜,则虽有班、马、杨、韩之文,其于世之轻重何如耶?

  刘基说:圣人的道理到底对不对需要用实际情况来证明,倘若是华而不实,那么文采和历史各位大家一样又有什么用呢?在以儒家为正统思想的明朝,提出“经世致用”这种思想见解是非常不容易的。

  并且刘伯温也是朱标的老师,他常常的对朱标说起一个故事:山东藤县有一位老人非常善于养蜂,他成功的秘诀在于精心管理。

  他每次取蜜的时候只拿走多余的蜂蜜,而不把蜂蜜全部取光。

  这样,原来养的蜜蜂安心定居,新来的蜜蜂也愿意在这里繁殖,家道越来越兴旺。后来,他的儿子继承家业,但对养蜂的管理却截然不同。

  夏天不管烈日暴晒,冬天任凭风雪覆盖,甚至蝼蛄,蚂蚁钻进蜂箱也不管,结果蜜蜂举族而去,其家道也因此败落。刘基借此感慨“为国有民者可以鉴矣。”

  体恤民情,爱民如子,不外如是。

  刘基一生秉承“以道事君”的态度。刘基说:“以道事君者,忠之大也。”这里所说的道,主要是指治国理政应该遵循的理念和原则,也包括社会正常运行必须服从的真理和规律。在皇权高于一切封建统治**下,刘基在看待君臣关系上能提出“以道事君”的理念,需要莫大的政治勇气。

  凤阳建都,平定王保保和选任宰相等重大问题上,刘基都敢于在朱元璋面前直言,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主张。

  这样的刘伯温在太子朱标的心中,那绝对是相位的不二人选,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可是,刘伯温却永远都不可能成为相位的继承人。

  朱朗看着有些激动的朱标,嘴角微微含笑道:“大哥...刘先生很好,我承认,可是大哥也要想一想,这样好的刘先生,为什么爹爹不愿意用?

  洪武三年,征虏大将军徐达率军大破扩廓帖木儿,爹十分的开心,决定开始按照功勋开始封赏,随后爹爹大封功臣,封公者六人、封侯者二十八人、封伯者两人,而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名气很大的刘先生居然排在了倒数第一,被封为诚意伯。

  看看大明第一功臣李善长的封爵,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同时“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

  徐达的封赏是,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予世券。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次子,大明次子最新章节,大明次子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