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六百零九章 靶向药上马!(2/3)

小说:走进不科学 作者:新手钓鱼人 更新时间:2023-12-19 07:58:12
  

  但另一方面。

  它的提取技术要求却很高,基本上要八十年代末期才会出现比较完善的提取工艺。

  说来也巧。

  上辈子徐云在写一本叫做的的时候,恰好也写过手搓PCR技术。

  结果那时候遇到了一个读者,徐云还没写完情节呢,就在连着问Taq酶要怎么解决。

  这是很典型的用上帝视角在说话,因为徐云tmd压根就没打算用Taq酶啊......

  比起Taq酶,大肠杆菌分离的Klenow酶完全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实际上。

  PCR技术诞生之初,使用的正是Klenow酶。

  这种酶的提取技术非常简单,只要有离心机就够了,剩下的其他环节都可以很轻松搞定。

  只是相对Taq酶而言,Klenow酶并没有那么耐高温,很容易出现变性。

  也就是在实验中,每个循环都要重新添加一次酶,严重阻碍了PCR技术的普及推广。

  但问题是徐云现在并不打算立刻就推广PCR技术,他需要的是用这项技术给杨开渠生产出靶向药治病。

  就像北宋副本徐云手搓发电机一样。

  那时候的徐云只要保证能够提供可以完成电解的电力就行了,又不是要手搓一个核电站。

  北宋那时候有老苏这个土财主进行撒币,眼下徐云背靠的则是偌大的国家。

  虽然这年头的兔子们依旧很穷,但给每个循环都添加Klenow酶的财力和能力多少还是有的。

  “从大肠杆菌里头提取酶?”

  老郭闻言眨了眨眼,下意识问道:

  “小韩,微生物领域的离心.....这种操作应该需要精度很高的仪器吧?”

  “欧洲那边可能不是啥问题,但以咱们国内目前的情况来说,一时半会儿能凑得齐吗?”

  “当然可以。”

  徐云却很轻松的点了点头,眉头看不见丝毫皱起,很是自信的解释道:

  “郭工,虽然从流程上来说,来说它需要摇床和精度很高的过滤膜,国内确实可能不太好找到相同标准的设备。”

  “但另一方面,咱们虽然没有同档的设备,但却有比这更精密的仪器来着。”

  “更精密的仪器?”

  老郭微微一怔,一时间没有跟上徐云的思路。

  不过他毕竟是个顶尖的理工大佬,离心这块也是他的精通方向,所以很快便意识到了什么:

  “你是说.....金城504厂的离心机和那批气体扩散膜?”

  啪!

  徐云再次打了个响指,自从双手恢复正常后,他就突然喜欢上了这个动作:

  “宾果!”

  没错。

  徐云想到的提取设备,正是504厂用于浓缩铀的离心机和气体扩散膜。

  在正式进入基地核心序列后。

  徐云也总算被告知了气体扩散膜的——虽然他早就知道这事儿了.....

  这可是浓缩铀使用的离心机,比啥摇床都好用太多太多了.....

  另外的气体扩散膜当初诛仙剑项目只用了一部分,现如今还有厚厚一叠堆在221基地的仓库里头呢。

  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剩下的便简单许多了。

  例如Klenow酶所需要的洗脱液可以用甲醇、异丙醇、醋酸铵制取,这项技术在盐酸四环素的生产过程中兔子们就已经掌握了。

  当然了。

  虽然大肠杆菌在培养皿上的生长环境其实非常干净,但这个词确实先天性的带着些味儿。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今后504厂的雪糕生意恐怕会受点影响......

  接着徐云顿了顿,继续说道:

  “除了PCR的Klenow酶之外,靶向药需要的靶向酶则有两种来源。”

  “一种是合成的金属酶,具体成分我就不清楚了,不过效率上要比第二种高一点。”

  “另一种则是天然酶,来自海洋放线菌——虽然那册笔记找到海洋放线菌的地点是在英国,但只要在国内的高纬度区域花点儿心思,应该也能找到这类菌种。”

  “这两种酶都可以作为靶向药的识别酶,在药物结构参考紫杉醇的基础上加入这些酶,剩下的问题就只剩临床试药了。”

  上辈子是癌细胞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在靶向药的研发过程中,金属酶是非常常见的一类识别酶。

  它们使用活性位点金属离子进行催化,更严格地说,金属酶活性位点金属离子需要与活性位点残基形成稳定的配位并参与相关的化学反应。

  金属离子通常充当路易斯酸或氧化还原伙伴,并通过提高反应伙伴的基态能量、增强底物结合或稳定反应中间体来促进催化反应。

  在徐云穿越的2023年。

  已有约70种金属酶小分子抑制剂,正式获批用于临床。

  这些抑制剂中的大多数通过特定的化学型与活性位点金属离子发生直接配位相互作用,通常称为金属结合药效团....也就是很多人学的要死要活的MBP。

  徐云虽然出于避嫌的角度没有给出具体配方,但能和紫杉醇的多水基结构形成结合的金属酶就两种:

  硼或者锌。

  其中的硼徐云估摸着国内技术应该不至于能顺利取得突破,因此最后大概率被选上的应该是锌。

  至于第二种天然酶嘛.....

  徐云说是海洋放线菌,其实指的就是海生海绵中提取的环肽化合物marizomib。

  它是第1个能够抑制泛素结合酶UBC13与UEV1A结合的化合物,大概可以识别并且抑制60种肿瘤细胞系生长。

  国内可以提取marizomib的地方其实不少,基本上偏高纬度....大概以魔都为线吧,魔都往上的海洋里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标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走进不科学,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走进不科学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