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四百四十九章 我徐云从不开挂(2/3)

小说:走进不科学 作者:新手钓鱼人 更新时间:2023-12-19 07:58:12
  

  接着深吸一口气,组织了一番语言,对威腾说道:

  “威腾教授,您应该知道,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多电子波函数必须是交换反对称的一一我们现如今把这个原理扩展到了其他微粒上。”

  “也就是多微粒在发生交互作用的情况下,他们的波函数也必须是交换反对称的。”

  威腾点点头:

  “yes。”

  徐云顿了顿,又说道:

  “在计算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方式是额外引入中心场近似,将其余微粒对单个微粒的作用视作球对称的平均场。”

  “这相当于有部分微粒对目标微粒起到一定的屏蔽效果,所以才引申出了屏蔽常数之类的数值。”

  “但您是否想过,多微粒在特定情形下可能发生孤位基矢的畸变,让n,l,ml,ms8这些数值失去意义呢?”

  “例如Σ1241超子、Ω2470重子等等,虽然符合条件的微粒寥寥无几,但这种情况确实存在。”

  “这就好比一艘船的导航系统被外力影响了,导航软件依旧可以登录,但它在实质上早已失效.......”

  “我们目前对‘冥王星’粒子知之甚少,所以理论上来说这种可能应该是存在的......”

  听闻此言。

  威腾...不,准确的说,包括尼玛、周绍平、胡特夫特...

  甚至杨老和希格斯在内的众人,顿时齐齐为之一愣。

  孤位基矢的畸变?

  这......

  徐云的一番话,让现场众人沉默了足足有十好几秒。

  回过神后。

  威腾下意识和胡特夫特对视一眼,没有任何交流,二人同时翻动起了桌边的文件。

  紧接着的是周绍平和尼玛、大卫·格罗斯等人.....

  就连杨老和希格斯也忍不住从座位上站起,在波利亚科夫的搀扶下来到了威腾身边。

  过了半分钟左右。

  威腾将文件夹一把合上,飞快的在算纸上计算了起来。

  又过了五分钟。

  威腾的笔尖忽然一顿,沉默片刻,面带感慨的长舒了一口浊气。166小说

  只见他抬头起头,看向了徐云,缓缓说道:

  “徐博士,你的看法是对的,我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上过高等物理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教科书上轨道的形状,都可以用波函数表达出来。

  然而波函数是复数,复数是有虚部的一一这里指的是粒子运行轨道,不是杂化轨道。

  所以目前优化波函数的常见方式是取模,但这种方法有个很致命的特点:

  它会丢失部分简并信息。

  比如对Σ1241超子来说,它的m取正负1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但m指的是质量,质量怎么可能是负的呢?

  如此一来,就会导致旋量波函数的上下分量的波函数空间分布不同。

  此前提及过。

  数学方向上没有问题的理论,不一定能够成为物理上的公理,例如M理论。

  但物理方面符合现实的理论,却必然要符合数学一一再不济也是暂时不符合数学,但将来必定符合。

  因此对于那些丢失部分简并信息的粒子来说。

  当它们在数学领域出现了无可修正的误区的时候,就所以必然要使用另一种框架。

  不过一般情况下,这种特殊粒子非常少见。

  目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微粒一一包括亚原子在内,有且只有七枚:

  N1675。

  Σ1241。

  N1880。

  Ω2380。

  Ω2470。

  △2200。

  以及Pc4457。(可见pdglive官网)

  而眼下的基础微粒数虽然才61种,但根据衰变参数和极点结构却可以分出大量的分支:

  比如∧超子就有23种,编号跨度从1380一直到了2585。

  而∧超子所隶属的重子又有八种。

  例如N、Ω、△等等.....

  这些亚原子粒子零零散散加在一起,总数足足有9643颗一一这是CERN的官方数据,搜索pdglive即可查阅。

  因此在时间相对紧迫的情况下,威腾等人便下意识忽略了这个小概率的情况。

  这不是说他们能力不足或者马虎大意,而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这种低概率情形的优先级非常靠后。

  比如此前提及过许多次的自旋,比如说空间角分布的态....这些都是需要考虑到的细节。

  其实不止是威腾,徐云自个儿也纳闷呢。

  他一开始压根没去想这个细节,他考虑的是能不能从全同效应入手,争取计算出一些那颗未知粒子的属性。

  结果不知咋回事。

  在某个很短的时间里,他的脑海中跟冒了奶似的啥都想不了,就偏偏想到了孤位基矢的畸变的事儿。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灵光一闪吧......

  总而言之。

  这个疏忽虽然没那么明显,却险些致命。

  好在徐云提了个醒,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

  威腾连忙朝徐云投去了一道感激的目光,重重握住了他的手:

  “太感谢你了,徐云博士!”

  徐云很是谦虚的笑了笑:

  “威腾教授,您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咱们时间有限,还是争取先把问题给解决了吧。”

  威腾显然也明白时间紧迫,于是便也很果决的松开了徐云的手。

  不过在松手前的一秒钟时间里,他在手掌上略微施加了些许力气,一切尽在不言中。

  随后威腾沉吟片刻,转头看向了希格斯:

  “希格斯先生,现在可能需要您帮个忙了。“

  此前提及过。

  希格斯本人因为希格斯粒子而获得了出圈的名声和诺奖,但他获得荣誉的本质原因,其实是发现了希格斯机制。

  希格斯粒子只是希格斯机制的证明,技术性上后者显然更高一些。

  在眼下本征态框架之一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希格斯自然是当之无愧的补漏人选。

  用网络上的话来说就是专业对口。

  如今已经93岁的希格斯仅仅比杨老年轻七岁,精神头同样不算特别好,看上去有些焉不拉即的。

  不过在听到威腾的请求后。

  希格斯还是很给面子的打起了精神,来到桌边拿起笔,认真的演算了起来。

  威腾他们的失误主要在于丢失了部分简并信息,基础数据上倒是没多大问题。

  因此很快。

  希格斯便写下了一个全新的组态:

  L,(2S 1),J

  ab=Re[Aei(wt α)Bei(wt β)]=ABcos(2wt α β)

  [t,k]=meshgrid(tVector,1:n)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走进不科学,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走进不科学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