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辆从草原开往南京城的豪华车厢火车上。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正在这里。

  自高丽灭国后,瓦剌迁徙极北之地,残留的鞑靼族再也对大明构不成了威胁。

  他们只能躲在大森林里,苟延残喘的过着日子。

  而现在,依旧有大量的草原民,不断的想尽办法从大森林里跑出来。

  三王出发之前,就已经有将近七万的草原民投靠大明了,这个数目随着冬季的到来,还在不断的增加。

  不仅是普通的牧民,已经有许多零碎的部落完全投靠。

  这些部落的族长,算是比较良善的了,不忍心部落跟着自己一起消亡,即便是知道投靠大明后,自己将会失去贵族的身份。

  这也预示着鞑靼正在崩碎,即便再是顽强抵抗到底,也不过是成为大森林里的遗民罢了。

  因此三王也没有必要再留守在草原上,算是班师回朝。

  “每次坐这火车,我都想不通,太孙的脑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能够弄出这种东西来。”

  “如果没有火车这个东西,我们大明何以征服草原,完成这古往今来的第一大事。”

  “就是封良居胥,也比不得吧。”

  朱棡感叹着说道,这可比赶路要舒服多了。

  豪华车厢是特别打造,不仅有单独的房间,还有床铺,桌椅。

  喝茶,下棋,饮酒,观赏风景,让整个过程变得舒适而不单调。

  朱樉也点头道:“确实是好东西,正是因为有这等社稷神器,才能我大明能够超越历朝历代,达成今日之壮举。”

  “今日之大明,疆域辽阔已经是古往今来之第一,如今安南,占城,真腊,暹罗,高丽,倭国,草原,西域,已然尽入我大明之手。”

  “老三的岳丈颖国公,此刻正奉父皇之命,率大军征伐吐蕃,想来要不了多久,吐蕃一地也能完全归入我大明疆域。”

  “曾经何时想过,我大明有今日之强盛,如此征伐,非但未有穷兵窦武之嫌,反而是越战越盛,简直不可思议。”

  “每每想来,不由感叹太孙之能,当真是旷古烁今。”

  朱樉这话,乍一听有些拍太孙马屁的嫌疑,但真细想起来,感觉这都是往小了说。

  朱棣即便是在心里对太孙有诸多意见,但也不得不承认,确实是太孙带领了大明走上今日之强盛。

  “或许我们应该想想,现在关于藩国之事。”

  眼瞧着两人只是对太孙夸赞,朱棣很无奈的同时,也只能先行开口。

  现在倭国突然就这么没了,且还划分为大明四省,然而他们的藩国该怎么办呢?

  按照太孙定下的规矩,大明藩王的藩国,不得在大明疆域之内,只能在大明疆域之外。

  这么一搞,难不成他们又要搬家不成?

  “咳咳,或许太孙应该有安排吧。”

  沉默片刻,大家都不说话,朱棡只好轻咳两声,说了句废话。

  朱樉叹息一声道:“现如今凉国公正在筹备征讨天竺,太孙的性子,你们也应该都知道,他指定是不想着我们去到藩国过安生日子。”

  “咱们先前能够呆在倭国,那是因为还有所作用,现在倭国已平,四省已立,我们如果还想待在原处,怕是不太礼貌了。”

  朱棣脸都黑了。

  好一个不太礼貌。

  按照朱樉这意思,完全就是听太孙安排了,并不想惹上什么争端。

  甚至还有不等太孙开口,自己先行提出的意思。

  不过在朱棣的心里也很清楚,倭国原来的藩国,估计是保留不住了。

  哪怕是强行保留下来,其实也没有任何意义。

  那里的矿藏太多太诱人,现在已经归了朝廷,太孙自然不会是再交给他们。

  即便是现在不对付,等父皇驾崩,估计太孙那里反手就是一场针对。

  要是老二老三跟他沆瀣一气还能抵抗一二,可看这架势,如果反抗,怕是老二老三会先联合起来,把他绑了送给太孙。

  朱棣开口道:“既然是要搬家,那也得找个好地方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最新章节,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