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榑这边,终于是跟前来支援的明军接洽了。

  “原来是宋国公,小王朱榑,见过宋国公,谢过宋国公解围。”

  朱榑上前,一眼就认出来了冯胜,当即翻身下马,行礼作揖。

  冯胜也连忙下马:“当不得齐王殿下如此,我此行也是奉陛下之命行事。”

  “陛下料事如神,知晓倭兵必然大举进攻,因此特意调遣兵马前来。”

  第一次讨伐倭国的统帅,就是宋国公冯胜,所以这次领军的统帅,朱元璋自然也是派遣冯胜前来。

  这个时候,明军已经冲破了倭兵中军大营,活捉了足利义满,还有大量的倭国大名。

  战场上四处传来‘降者不杀’的高呼。

  大量的倭人选择丢弃武器,跪地求饶。

  至此九州岛局势已定。

  为了更好的抓捕残余倭兵,明军立即封锁了长门与筑前,丰后和伊予连接之处。

  这样剩下倭兵就全部被困在了九州岛内,明军可以慢慢的进行抓捕。

  差不多到天黑的时候,明军已经俘虏了二十万余倭兵。

  因为倭兵人数太多了,许多都是慌不择路的逃跑,也没有办法一下子全部都俘虏起来。

  三城内的明军也走了出来,开始加入到对倭兵的抓捕行动中。

  这一抓,就是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总计抓捕了将近四十余万的倭兵俘虏,这已经是明军暂时能够看管的期限了。

  很多逃到山林子的倭兵,搜捕起来就变得比较麻烦。

  现在冯胜要做的是,把这些俘虏陆续的运送离开倭国。

  要知道现在的大明,正是在铁路建设的蓬勃发展期,正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参加假设。

  这些倭兵将会全部被判处至少十五年以上的劳役罪,他们将会为大明的建设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中懂得种田的,因为被强制征召来的倭人,也会被划入到种田的劳役之中,或许还有不少会被运送到南洋地区。

  当然,这些细节冯胜就不需要管了,会有相关负责的官员来实行此事。

  以足利义满为首的倭国大名们,也会被押送到大明京师,以叛乱罪进行处置。

  从名义上来说,倭国也是属于大明的藩属国,自然够得上叛乱了。

  这一次对于倭国,完全是釜底抽薪了,因为七成的倭国青壮都会被送离倭国。

  哪怕是想要再度发动叛乱,兵源都是个巨大的问题。

  这个主意当然是朱英提出来的。

  这也导致现在的倭国将会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因为大量倭国男性被判处有罪从而送出倭国,去大明或者南洋服劳役的关系,使得倭国本土男性大量缺失,形成女多男少的局面。

  对于这样的情况,朱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处理,只能是委屈一下驻扎在倭国的大明将士们了。

  而冯胜带领着数万兵马,直奔倭国王都。

  他要在那里举行受降仪式。

  足利义满几乎抽空了本州岛的兵力,本州岛的各个城池自然不可能再对明军有任何的抵抗行为了。

  面对明军的到来,所有的城池纷纷投降,冯胜就这么率领着军队,一路直接抵达了倭国王都,京都城。

  在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投降仪式后,也就真正代表了倭国的灭亡。

  这里就面临一个问题。

  怎么来定义现在的倭国。

  是直接安排一个行省?

  那恐怕是会变成大明最大的行省。

  一番讨论过后,决定把倭国变成四个行省。

  分别是

  九州承宣布政使司。

  四国承宣布政使司。

  本州东承宣布政使司。

  本州西承宣布政使司。

  本州岛太大了,所以干脆划分成两个行省,这样四个行省就比较平衡了。

  因为照顾倭人百姓信仰的关系,也是为了更好的治理四大行省,所以大明保留了倭国王室的称号。

  不过倭王的传承,在以后要受到大明的敕封。

  当然,这也是跟倭王本身一直就是作为傀儡存在的关系。

  至于幕府,自然是撤掉了。(本章完)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最新章节,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