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犹豫了一下,但并没有说出口。

  他想说的,当年袭击李成桂的人,完全就是东家安排的,为的就是博取到李成桂的信任。

  至始至终,这都是个局。

  一个专门为李成桂设下的局。

  王虎感觉在这个时候把真相说出来,对李成桂打击太大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十多年来,王虎一直都在李成桂的身边,而李成桂也一直待他如兄弟。

  “大王,或许没必要如此,如今高丽王室已绝,大王就是高丽王,按照大明现在实行的政策,只要大王诚心归附,自然可以得性命保全,也能过上养老的日子。”

  王虎劝说着道。

  他这话也是没错。

  大明不管对于哪个国家,即便是在颠覆社会结构,但对于王室,从来就没有斩尽杀绝过的日子。

  哪怕是现在的本雅失里,大概率也是圈养在京师,而不是直接处死。

  包括倭国的足利义满,倭王王室,安南王室,占城王室。

  “没必要了,我都已经这把年纪,大半截身子都已经埋进了土里,还不如来个慷慨赴死。”

  “你还是拿我头颅,换取功劳吧。”

  “这样也好,既然你是大明太孙的人,想来回到京师也是一番富贵,我也不用担心你了。”

  “倒是还想拜托你,往后能够对我的后人照顾一二。”

  李成桂请求道。

  但王虎拒绝了。

  “不用如此大王,还是好好活着吧。”

  李成桂只剩下苦笑。

  这时,远方传来了马蹄声,明军已至。

  李成桂自然没有抵抗的意思,麾下的将士也没有,见到明军,直接就降了。

  ——

  洪武三十四年,十月十八。

  高丽,倭国,尽皆归附于大明。

  设原倭国四行省后,再设高丽承宣布政使司。

  高丽的疆域并不算大,直接设一个行省也就差不多了,没必要搞出几个行省来。

  由于一下子增加了广阔的疆域,也让现在的大明颇有些消化不良的感觉。

  主要是新的疆域需要派遣更多的官员前去进行管辖,治理,还有教化。

  原本不断增添的官职,现在朝廷又只能再度进行增加。

  尤其是原倭国地区,需求的官员数目更是多不胜数。

  还有占城,真腊,暹罗。

  大明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了候补官员,所有的候补官员,都直接安排出去了。

  教化这块,更是直接开放,但凡是在大明取得秀才功名,愿意去到任何一国担任学堂老师者,都可以全免路费,并且还有大量的福利补贴政策。

  朱元璋都有些庆幸,当初大孙大搞学堂教育,让读书人的数目不断上涨,否则现在朝廷哪里能够有这么多的官员去填补这些地区。

  虽然战争不断,但实际上大明的兵力并没有太大损失。

  在粮食上,冬季都能种植水稻的南洋,这就不算是多大问题。

  现在南洋大开发,大量水利设施和稻田被开发出来,一年三四熟的情况下,源源不断的粮食不断的运往南京。

  而在南京,又通过火车把许多粮食运往西部,乃至于草原。

  可以说现在的草原,完全就是靠大明养着的。

  曾经那些扭扭捏捏,实在没有办法才投降大明的部族,现在只剩下两个字:真香。

  他们已经完全不需要担心今年的冬季怎么过去,或者又想着今年的冬天会死去多少人。

  除了一些曾经的草原贵族心里有些愤愤之外,大的局势很是安稳。

  在这个年代,谁能给上一口饭吃,谁就是爹,亲爹。

  当年朱英搞群英商会那么厉害,还不是靠着高产作物,否则再多的钱财买不来粮食,又能有什么作用。

  大明现在已经正式立法,但凡是对粮食类,军用类等一系列物资进行囤货居奇者,皆以罪论处。

  至少都是三年劳役起步了。

  现在大明赚钱的路子多得很,这些属于大明的禁忌,大部分的商人基本上不会去碰。

  拿命挣钱,那也得有命花。

  现在也没有所谓的边关说法了,整个草原都已经算作大明的疆域,所有的牧民都将会被编入大明户籍,享受跟大明百姓同等待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最新章节,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