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我准备修建从东海沿着北境的石炭补给站,一直修建到最北边的地方去。”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能力,而在大海彼岸那一块土地,或许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更加富裕。”

  朱英开口说道。

  朱元璋有些诧异:“远征军的那些人,有消息传回来了?”

  十年远征的计划,距今已经过去了四年,如果不是朱英提及此事,朱元璋都快已经忘记了。

  当然,这里头还关乎到蓝玉长子。

  当年蓝玉回京后,为此还发了很大的脾气,不过让蓝玉长子蓝太平去参加远征,可不是朝廷的意思,完全是他自己要参加,因此蓝玉也不可能说牵扯到朝廷这块。

  最后只是发了一顿脾气,骂了几句不孝子外,也就没有办法了。

  毕竟人都已经走了,能不能回来都不知道,再大的火气也没地撒去。

  “自然是没有回来,不过孙儿从西洋那边得到了一些情报,有人似乎去过那片地方,当然,消息并不是很准确,不过现在远征军已经去了四年还没有回来,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回来,说明那块土地确实很大,大到超乎我们的想象。”

  朱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当然这完全是胡扯,只不过是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借口和理由。

  朱元璋沉思了一番,他觉得大孙的话有几分道理。

  当年可是去了五万人,而且这五万人都很优秀,哪怕是放在军队里,只需要磨炼一番就是精锐将士。

  四年的时间,已经足够走出很远了,当年他们还是乘船出发。

  要知道这都已经够李景隆从西洋一个来回,并且李景隆还是一路停靠。

  深思下去,就能发现远征军已经抵达的地方,必然是十分遥远。

  即便大自然的风险很大,朱元璋也觉得不可能说五万将士全部折损在路上,这又并非是海上行军,天灾也不能让全军覆没,陆地上他想象不到会有什么危险。

  即便是什么大的野兽,在火铳和五万将士面前也只能沦为食物。

  至于人为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五万精锐将士对于一些小国来说,完全是能够灭国的危机,就算是战败也不可能全部被歼灭,况且中原这么大的领地,从来不曾听说北境有什么危险。

  那些生活在北境的公国,一个国家都没有五万人这么多,况且他们也并没有招惹大明的勇气。

  之所以不对付这些生活在草原更北地区的小国,只不过因为在那四季皆寒的地方,实在是太贫瘠了。

  比起这些地方,西域都算得上富裕。

  “虽然咱不明白,为什么大孙你对那东胜神洲有这么大的心思,不过咱们大明现在有了铁甲舰,建造一些补给站也不是多大的事情。”朱元璋回道。

  他本身是不怎么愿意去搞远征的,在他看来,不管是现在的大明,还是即将到手的草原,乃至于已经到手的安南,占城,真腊,暹罗,都需要耗费很大的力气去治理。

  更何况不需要多久倭国也要纳入到大明疆域里。

  现在大明的人口确实是在不断上涨,可是大明的疆域增加得太快了,这导致虽然移民的情况很好,但是面对更加庞大的区域,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单单治理这些地方就已经让现在的朝廷足够头疼了,如今朝廷的官位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了更好的管辖新的疆域,朱元璋最近还在筹备着增加个单独的部门。

  而大孙现在又想去发展一个更远的地方。

  流泪树的问题,朱元璋也不是很在乎,到底有没有还是两说,而朱元璋自然清楚大孙的意思,或许是想借助寻找流泪树的事情,而去发展更远的领土。

  但这个领土在朱元璋看来太过于遥远。

  根据最新的情报,从前被朝廷所忽视的满者伯夷,似乎有着数百万的人口,并且疆域比之倭国都要大上许多。

  而按照大孙的想法,必然也是要纳入到大明统治中来。

  很多次朱元璋都在想,现在的大明是否有些穷兵黩武了,如此开启大面积的战争真的好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最新章节,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