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仁智殿外。

  诸多皇子,皇孙,文武百官,一袭白服,披麻戴孝,依次列排站立。

  待司礼监太监开启宫门后,徐徐而入。

  当然,进入的是只有诸皇子皇孙,文武百官除了极少部分,是没有资格进入仁智殿哭丧的。

  哭丧源自于周礼,在太子薨逝期间,还有诸多复杂繁琐的条例。

  如百日内禁止嫁娶,祭祀,礼乐。

  这是针对整个大明国内,所以太子薨后,还需要一段时间昭告天下。

  包括一些死刑犯的斩首,都会被推迟。

  假如是运气不好,正好是嫁娶的时候遇到。

  不好意思,新娘可以直接回去了。

  若是已经到了洞房花烛。

  那也不好意思,有请新娘回家,一个月后再定时辰走一遍流程吧。

  这样的情况是肯定会遇到的,毕竟大明如此广阔,除了一些不是太好的日子,基本上可以说每天都有人嫁娶。

  最有意思的是。

  如太子朱标薨是四月二十五,但由于信息的传递,可能有些地方到了五月初才能收到消息。

  可能就有人在四月二十六日,便是收到消息之前,就已经拜堂成亲入洞房,结束了整个仪式。

  那这怎么办呢。

  很简单,推倒重来。

  新娘回家等着,计算一下时间,七七四十九天后,再走一次程序。

  如若不然,还强行留在家里。

  一旦有人举报,便是大不敬之罪。

  本来是红喜事,很快就可以变成白喜事了。

  在大明这个时期,这可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真真切切如此。

  事关皇室尊严,任何一点细节都容不得半点亵渎。

  此刻,仁智殿内,一众皇子皇孙,哭得撕心裂肺。

  长兄如父,这个事情哪怕心里不悲伤者,演都要演得逼真,哪怕干嚎都行。

  对于大部分的皇子来说,还是相当真心的。

  毕竟大哥朱标,确实是个极好的人,庇护他们多年。

  对于诸多皇孙,或者年纪比较小的皇子来说,可能就是做个样子了。

  不过朱元璋冷冷的站在灵柩的旁边看着,换谁都能哭得出来。

  尤其是如六部尚书等一系列高官大臣们,哭得甚至比皇子皇孙还要来得肝肠寸断一些。

  那完全就是一个真情流露,其中夹杂着朱元璋目光的压迫。

  或许还有因为朱标本身对于文官也比较亲近,这般病逝后,也不知道将来如何。

  即使是朱棣,看到父皇朱元璋的模样,整个人都忍不住哆嗦两下。

  众所周知,能够压制住朱元璋的,只有两个人。

  一是马皇后,二是太子朱标。

  朱元璋的性格,到了晚年后猜忌多疑,性格也是越发嗜杀。

  现在两个人都走了,站在灵柩旁边的朱元璋,眼神里透露出极为明显的癫狂和痛苦。

  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一人敢于招惹。

  朱棣目光低垂,看到朱元璋的下首位,朱允炆并未向其他皇孙一般,而是单独列于旁边跪拜。

  亲眼见到这一幕的朱棣,心中的冰冷一下子压制了大哥薨去的悲伤。

  这一幕也被很多人见到,这显然是个非常明显的讯息。

  代表着朱元璋心中的选择。

  这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现在已然有些老态龙钟了。

  安静的站在那里,神色平静,目光深邃。

  但每个人都能看到陛下的哀伤。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最新章节,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