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环卫工这个职业,在朱英的推动下,便就应运而生。

  而与之相当的,在治安司的下属部门,城管的职位,也被设立出来。

  城管目前并不叫城管,而是叫京师城内管理衙门,不过或许是历史使然,叫着叫着,俗称也变成了城管。

  有道是开门七件事,财迷油盐酱醋茶。

  京师环境的维持,并不是说天天打扫便就好了。

  三分建,七分管。

  即便是背负了很多骂名,但城管的作用性,依然是不可忽视,且极其重要。

  道路再宽,人流的分流,马车的胡乱行走没管好,那也是拥挤不断。

  坊间的道路今天整理完,明天同样会出现占道经营。

  本来就人多的京师,连走路都是个问题。

  像是那些小巷子里,即便是上午清理,可能下午就有人去拉屎撒尿了。

  朱英把五城兵马司,治安司中,原本负责这一块的职责,单独拉了出来,做了更为细致的划分,才有了现在京师繁荣之下,井井有条的秩序。

  当朱元璋带着人走到道***的时候,一名身着衙役服饰的人员很快就走了过来。

  「这位老爷,您是贵人,只是这衙门里上头有交代,不管是大户人家,还是勋贵大臣,都得依照行人向右的规矩,还请老爷不要让小的们为难。」

  在衙门里混,最主要的是什么。

  不是说你办事的能力有多强,第一要学会的,便是看人下菜。

  朱元璋一行人看似不多,身边也就蒋瓛还有刘和配合,加上朱英这些孙子孙女。

  但是稍微有点眼力见的,看衣着,气质,就知道并非凡人。

  管着这条街道的衙役,自然不敢抖平日里的威风。

  朱元璋闻言一愣,不由问道;「还有这等规矩,咱怎么从未听说过。」

  衙役解释道:「老爷当是外地来的吧,这规矩目前是在咱们京师试行,据说这可是太孙殿下亲自制定的规矩。」

  「之前还在京师邸报上有过记载呢,为的是咱们京师人多,太过拥挤,动辄就撞到了一起。」

  「老爷您看前边,是不是现在看上去,这人流走起来,要流畅多了,便也很少会对头撞上了。」

  朱元璋听说是大孙定下的规矩,不由看向旁边的大孙,哈哈一笑。

  「好,倒是咱孤陋寡闻了,便就依着这规矩吧。」

  衙役连忙作揖道:「谢老爷。」

  朱元璋不由有些诧异的问道;「你这小衙役,倒还是有几分礼数。」

  这让他心中的印象,有些改变了。

  须知当衙役的,哪有过这么客气的时候,而且看这样子比较和善,想来即便是对百姓,也不会过于苛刻。

  衙役笑着回道:「这位贵人老爷,我虽然是衙役,但就是住在这附近的,能够穿上这身衣服,那都是靠太孙殿下。」

  「太孙殿下在京师各处办有学堂,便是像我这般之前的下人,也有着可以学习的机会。」

  「若是在学堂的表现好,就可以被推荐到官府衙门里办点差事。」

  「在学堂的时候,老师就曾经多次教导过,不管是干什么差事,都要时刻铭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衙役这边事情也算是不少,耽误多嘴了几句说完后,便就作揖,去前边督促去了。

  朱元璋看到,即便是普通的百姓,其在劝导讲述的时候,也没有自己印象中,仗势欺人的感觉。

  「大孙呐,看来在这京师里,你倒是做了许多咱都不知道的事情。」朱元璋此刻,这才想起,自己等人一路走来,似乎四处都是整洁干净的地面。

  也不怪朱元璋没有发觉,毕竟长期生活在宫廷之中。

  作为皇宫,自然不可能说出现半点污垢,每天的地面,都是干净整洁。

  哪怕是之前奉天殿外,有被处死的官员所溅射的鲜血,也会里面有宦官进行清理。

  所以一下子,便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一直跟随着朱元璋旁边的朱允炆,看到这一切,心中比较感叹。

  他是来过这一带的。

  之前作为钦定的太孙,朱允炆也学着前人,搞过微服私访这样的事情,查看京师的民生。

  当时坊间给他的印象,只有脏乱差,人群混乱,鱼龙混杂,各种异臭不绝于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最新章节,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