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把钱藏在了家里,这怎么能把市场经济搞起来。

  刺激消费很简单,那就是大降价就行。

  贪便宜,自古有之。

  朱英的大降价,可真真的把价格降到了底,没有套路可言。

  为什么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在往常,譬如胡椒每斤钞三贯。

  但现在,买二送一,就问你香不香。

  不仅仅是调料方面,包括其他绢布,米面这等硬通货,也是有大量优惠,不过每天都有一定量的限购。

  总而言之,先是想尽办法让百姓出门,然后就是以巨大优惠让其掏钱。

  让你今天买了,明天还想买。

  就连那小摊贩的冰糖葫芦,都是买一送一呢。

  大明的百姓,哪见过这等场面,一下子就全套进去了。

  而群英商会打出的标语,便叫商会百万补贴。

  由群英商会出资百万贯宝钞,为大明京师百姓购买所需,弥补差价。

  这等盛事,将会一直维持到正月十五截止。

  这也给了很多京师外的人,赶过来的希望。

  现在的京师,是真正的盛世景象。

  此刻,大明皇宫外的外五龙广场,因为之前的拆除,显得特别广阔,现在左右两边,都搭建棚子,出售各地美食。

  这里包含了十三省会的民间小吃,甚至一些小国的出名吃食,也包含其中。

  这时,接近中间地段,又有人员在搭建棚子。

  而这次的棚子,距离中间很近。

  外五龙广场很大,但在开放出就有规定,必须保留中间足够的通道。

  现在竟然有人在边上搭棚子,不过百姓也明白,唯有群英商会,才有这个资格。

  越发多的人,好奇围了过来观看。

  因为大家发现,这次竟有官府人员也在其中。

  没过多久,棚子就搭好了,大约是前后各三丈左右大小,折算后世,大约就是百来平方。

  没等百姓过来询问,官府的人,就在这里立了一个告示。

  很快就有识字的人,大声朗读起来。

  这个棚子,便就是朱英搞出来,类似于售楼部的概念,为买卖预售正阳门至这的新建房屋。

  哪怕现在连拆迁都没有开始,也丝毫不影响。

  也不是谁都能进去询问,想要知晓个中详细情况,须出示宝钞五千贯,展示身家方才有资格入内,且要登记户籍。

  五千贯宝钞!

  人群一下子就炸开了。

  这棚子的逼格,也是顿时飞起。

  别说五千贯,便是五百贯宝钞,那是多少人做梦都不敢想的大财,现在却只是个入内资格。

  很多人觉得离谱,但不到半个时辰,就陆续有人从人群中出来,径直走了过去。

  “那是陈掌柜,好家伙,平日里看着低调,竟有五千贯巨资。”

  “快看,那是刘掌柜。”

  “这个老爷子气度不凡,绝非常人。”

  “刚才的年轻人,当真是看不出,必然是哪个大家后辈。”

  一声声惊叹从人群中传出,可真叫开了眼界,每个过去的,都老老实实出示了五千贯宝钞。

  仅仅一个时辰不到,就有十多人入内了。

  有些百姓熟知,有些不知来历,但能够拿出五千贯宝钞的,绝不可能是普通人。

  朱英改造正阳大道的计划,很早就在小范围传播,消息灵通的,也有过大概了解。

  现在摆了棚子出来,显然已经定下。

  自古讲究财不露白,所有来人,并非单独前来,少说都带着十来个护卫,为保安全,以免出事。

  在棚子侧边,宋忠看着这一切,对旁边的千户吩咐道:

  “但凡入内者,都记录下来,而后让弟兄们,翻看户籍卷宗,好生查验一番。”

  ------题外话------

  推荐一本朋友的书: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

  御史:“陛下,臣闻二皇孙朱瞻圭,此次出海多次冒充海盗劫掠,此乃有损我大明天朝威严,请陛下严惩!”

  朱瞻圭:“我挣了一亿两。”

  御史:“臣还听说二皇孙殿下,与番邦属国贸易时,多次强买强卖,让番邦属国怨声一片。”

  朱瞻圭:“我挣了一亿两。”

  御史:“二皇孙殿下,还强抢他国公主当舞姬,让他人骨肉分离,此乃……”

  朱瞻圭:“我挣回了一亿两。”

  御史瞪眼:咱能不能不提这一亿两的事。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最新章节,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