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国开始的诸天 232、回师范学堂(求全订)(3/3)

小说:从民国开始的诸天 作者:黑心师尊 更新时间:2024-02-19 22:52:34
  

  穿过抄手游廊,就到了讲堂耳房。

  耳房的老斋夫正躺在竹编摇椅上,眯着眼,品着茶水,这茶水和一般的茶不一样,是三泡茶。

  三泡茶,也叫三泡台、八宝茶。此茶以茶叶打底,一般是毛尖、茯茶、普洱茶,里面掺有冰糖、枸杞、红枣、核桃仁、桂圆肉、芝麻、葡萄干、苹果片等,喝起来香甜可口,能滋养身子,延年益寿,所以西北地区上了年龄的老人,都喜欢喝这种茶水。

  白贵走进,坐在了一旁。

  他自顾自倒了一杯茶水,呷了一口热茶。

  这种做法,老斋夫并不怎么在意,三泡茶不是什么稀奇的物事,不怎么昂贵,有的教职工或者学生跑到他这混上一盅茶水,是常有的事情。

  “好茶!”

  白贵赞道。

  老斋夫忽的放下了茶盏,哼着秦腔,“主母一见怒满腔,说黄巢面丑不成样,将状元削官罢职赶科场,出午门羞得他无处来往,回原郡怎见他亲朋乡党,那黄巢出午门反诗留上,不杀僖宗不还乡,未起手杀人八百万,血流长河尸堆山,唐僖宗长安难立站,在西岐米阳把身安,程敬思他把忠良显,沙陀国去把晋王搬,那晋王不发人和马……”

  唱的是秦腔《白虎堂》。

  这首戏曲在秦腔是名曲,和《铡美案》的名气差不多。

  很多人都会唱。

  上了年纪的人,往往即兴会来上一曲。

  白贵也不想打扰老斋夫的雅兴,静静的品茶。

  唱完后,老斋夫嗓子干了,拿起茶盏呷了一口茶水,这时他眼角余光瞥到了白贵,略一思索,“是你小子,你小子留学回来了?”

  “是小子我……”

  白贵顺着话一解,顿感古怪。

  不过长辈嘛,叫他一声小子,这有啥,不管怎样,他都得恭敬着。而且这句小子,他听的也舒服。

  “你瞧,我回师范学堂,第一个看的就是您。”

  白贵笑道。

  在师范学堂,他进学时间不长,虽说入了时务斋,但多是在日文速成班上课,一些先生他认识,但打交道的不多,只有老斋夫和藤野八平治和他的关系不错。

  “你小子有良心。”

  老斋夫笑了一下,放下茶盏,从藤椅上半起了身,谈道:“你写的大秦帝国是真的不错,我听评书时,不少评书的都会讲大秦帝国,我说我认识作者白美和,嘿,他们还不信……”

  白贵点头。

  大秦帝国在国内也算畅销书,但他不管去燕京还是沪市,大多人谈到的都是他写的枪炮一书,这书地位更高一些。但在秦省,作为秦国的故土,秦人看大秦帝国的意味就不一样了,不少地方都是耳熟能详,比别的地方更为畅销,遮掩住了枪炮一书。

  “走吧,你来一趟,我去带你见见藤野先生。”

  “你前些年给他回信,他对你感激不少。”

  老斋夫颤巍的站了起来。

  四年,四年对于少年只是一瞬,可对于老斋夫,四年的时间,他已经有些风烛残年了起来。

  “您小心点,我扶着您。”

  白贵走进,搀扶老斋夫。

  走出讲堂耳房。

  路途中。

  不少学生诧异的看着这一幕。老斋夫在师范学堂的地位不怎么高,亦不太低,平时学生们还是客套的,但是心底里不会像对待先生们那般恭敬。

  有和老斋夫相熟的一些学生,还是止不住询问,“这是哪位先生?”

  白贵的打扮,像极了教导他们的先生。

  “鄙人白美和,刚从东洋留学归来。”

  白贵露出笑容,不轻不淡的装了个逼。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在母校装逼,那滋味更是让人感觉酸爽,极为提神。他紧赶慢赶跑到省城师范学堂,还不就是想着这档子事。当然,这事是其次的。主要是为了拜访先生们。

  “白美和?”

  “白先生……,你现在不是在燕京的贝满女校教导女学生吗?”

  “怎么回到秦省了?”

  有学生诧异道。

  师范学堂订着全国的报纸,大报无一遗漏。

  闻言,白贵脸色一黑。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民国开始的诸天,从民国开始的诸天最新章节,从民国开始的诸天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