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 15.13章(上) 残骸上的努力。(2/3)

小说:出笼记 作者:核动力战列舰 更新时间:2024-01-13 22:36:35
  

  二号星体上则是风光宜人的,长久的稳定的演化的让这颗星球上漫步着大量的巨兽。

  两颗星体都已经达到了太空文明状态,在环绕轨道上都建立了太空城市。整体来说,太空很和谐!

  …一边是烈火,一边是风光怡人度假胜地,这和谐有问题…

  按照近古时代的价值观来看,这种“和谐”是非常好的,在灾难中也没有发生战争,但是卫铿现在站在了种族演化的角度上来看,这种和谐,是有问题的。

  生命来源于负熵,负熵体系是具有周期性,周期运转,阴阳变化,此消彼长时候,就有矛盾,必然有冲突。

  哪怕同样是文明的最高发展目标,也会因为战略重点不同发生冲突。

  卫铿察觉了一下,两颗星体之间的太空环境,没有任何残骸垃圾,说明没有打过战争,

  卫铿扫描了碳基频段时候,发现两颗星球之间可能发生了一丁点争吵,但是不剧烈!这看起来没有严重问题,也许就是最大问题。

  …识天数,看周期,这就是生命,力量足够强大逆天而行可以胜一时,但是违反大道(自然客观规律),那是不长久的。…

  卫铿选择了相对多灾多难的一号行星上。

  在炽热的熔岩河流旁边,是一节节滚动的火车“金属团”轰鸣的滚动,宛如一条条长蛇在蜿蜒流动。

  这些生物矿车在进入熔岩后,底部的小孔吸入熔岩物质,然后在离开溶液后,其尾部的小孔,如同锅炉中刚刚烧出的红热钢条。排泄出炽热的矿渣滓。放出大量的热。

  这是一种碳、硅双基生命。视觉系统普遍进化到了红外视角。

  卫铿打开了探测器,这里的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密度的2.3,尽管散发的光芒比较微弱。凹场密度是地球的4.3倍(潘多拉场的浓度)。

  …然而这里的人类频段很稀疏,很衰败。…

  卫铿展开了对星球碳基扫描器,随后发现了这里的基因演化变得非常单一。除了开采矿物就是开采矿物。

  整个星球上似乎遵从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效率。

  开采的矿物最终进入了赤道上那高度几千米,黑色的方尖角外形,耸立的建筑,建筑发射的赤红光束将矿物输送到太空中,然后传送到另一个星球上。

  而在,与之相伴的另一颗星球上,则是维持“繁荣”。

  从生命场来看,二号星球有九个人类超目的族群分布。其中部分人类超目同一号星球上衰败的人类频段对应。

  双明星球,这两颗星球上,一颗星球对另一颗星球上的人类提供避难所。

  也就是说,两颗星球上一颗发生了灾难,其生态族群全部迁移到了另一颗上,这一切很和谐。

  卫铿觉得这!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候,进行躲避无可厚非。

  当“灾难”发生了几十个周期性爆发时,长久的这样被动应对,而不对这个周期进行进一步计划准备,这是惰性。

  在近古时代,几十年一次的飓风袭击北美东南部,那是超级灾难,应对不及,需要快速撤离倒是情有可原。

  但是在西太平洋中国沿海地区,几千年周期不断的台风,人已经不像蚂蚁一样躲避潮水撤退了。

  城市上东部堤坝修建防风林,高脚楼防御水淹,港口中避风港进行了特定设计。所有河道沟渠注意排水。

  卫老爷自傲的:“我刚来潘多拉位面,就会治水,就知道节气。”

  大水后,治疫,掩埋尸骸脏污,石灰净化水源,自然有周期,就顺着周期来设计。

  卫老爷的逻辑:灾难第一次发生,你可以大包小包逃,但是灾难每年都发生,你每年都和耗子一样用逃跑来应对,那你和耗子有什么区别。你每一个周期不多进步一些,文明性何在?

  …文明的接班人,不用是“少年则睿”的神童,而是次次都有收获,最终“唯手熟尔”的中人…

  在太空中,一条条光束环绕着两颗大行星,开始进行全方位测绘。m.

  卫铿检验了双明星一号的地壳。在岩石外壳下,看到了近期二十万年内,每隔五百年,周期性的沉积特征金属丝线,这些金属丝线,就是这些“生物采矿车”们报废的堆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出笼记,出笼记最新章节,出笼记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