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五好青年 第二九七章 叛国者罪无可赦(2/2)

小说:大宋之五好青年 作者:木允锋 更新时间:2024-02-19 04:52:16
  

  那就看他们能不能撑住了。

  而就在此时,各地四民代表的选举,也在全面展开,一队队分别前往目前朝廷控制下所有各县的骑兵,在一座座县城迅速召集当地男丁,然后找各种趁手的东西进行抓阄。核桃不是规定的,实际上各地因地制宜,找到什么合适的就用什么,核桃,杏核,甚至据说还有用黄豆的,总之就是弄一堆此类东西,将其中一个染红,然后在倒计时的时间内拿出来。

  以这种方式选出的绝大多数贩夫走卒,泥腿子们纷纷摇身一变,成为代表天下万民的四民代表。

  各地饱学宿儒们无不怒目以对……

  他们选上的比例很小。

  本来要单纯算士子的话,他们至少也有四分之一代表,但王跃的士民又不是只有士子,连伤残的贼配军都与他们并列啊,话说天下士子多,还是这些伤残的贼配军多?而王跃的解释也很简单,这些伤残的士兵们都是为国家而伤残的,他们失去劳动能力,既不能算农民也不能算是工匠,当然只能归入士的行列,再说他们本来也都是士,不但是士,他们还都是国士呢!

  儒生与他们并列完全合理。

  这要是换到西周时候,像他们这样的还没资格与人家并列。

  人家才是士。

  最初的士不就是武士吗?

  春秋的士阶层来源就是西周分封时候跟着诸侯的武士,他们作为职业军人构成诸侯手下武力的核心,那时候的士可不是儒生,那时候也没有儒生,所以中山王这是正本清源,真正的王政复古。

  总之这些伤残的老兵们,极大冲击了原本应该儒生占主流的士民代表构成,尤其是陕西河东等地,因为常年要与西夏拉锯,再加上这些年不断战争,导致民间伤残士兵数量众多。甚至像太原这样之前经历血战的,可以说这样的士民数量远远超过儒生,最终太原府各县居然一个儒生没选出,全是伤残士兵,气得知府张孝纯要重新选。

  但却受到伤残老兵们的围攻,靠着亲兵保护才最终逃出。

  而河东各地士绅同样无比愤怒,但实际上说了算的折可求保持中立,这样他们终究不敢做什么……

  这些伤残士兵身后可是五万正规军。

  五万刚刚从西夏战场凯旋的百战老兵,惹火了他们折可求也没好果子吃。

  这几年河东,陕西各地的骄兵悍将抬头,士兵们也早已经不是过去那么纯良了。

  相反王跃的控制区倒是儒生在士民代表里面比例还高一些……

  毕竟他那里伤残士兵少。

  这不得不说真的是一种讽刺啊!

  就这样各地四民代表不断选出,然后在骑兵护送下不断赶赴京城,而京城里面原本的艮岳干脆被当做四民代表的住处,这座巨大的园林这几年能卖的都已经被赵桓卖了。他又没钱维护,如今他的朝廷收入就是京东西路和京西北路,另外还有京畿路的税收,这些钱主要用来给朝廷官员发工资,养活刘錡手下的那支禁军和宫里侍卫。

  倒也不算太紧巴。

  大宋财政真正的吞金兽是过去那些毫无用处的禁军。

  现在连殿前司都没了,那些禁军早就撤销,剩下还有那些宗室,但后者绝大多数都去找他爹了,而且刚刚开会把他踢出玉牒。

  总之朝廷小也有小的好处。

  但即便这样,维护艮岳也是毫无意义的。

  既然不能继续维护,那与其让它衰败下去,还不如趁着这时候还没腐朽了把能卖的都卖了,什么琼楼玉宇,什么奇石异花,统统都卖光了,就剩下一片空荡荡的山林和池塘,倒是经常有太监在里面捞鱼偷偷拿出售卖。

  正好四民大会需要一个足够宽敞的地方,所以赵桓圣旨由中山王负责,在艮岳专门修建会场和代表住处,这也算是废物利用了,可怜的大画家毕生心血就这样被他儿子和王跃一起毁掉了。甚至就连城墙都扒了,原本对于平民来说,只能站在城外酒楼上眺望的人间仙境,现在随便谁爱进谁进,未来这里就是作为一处公园开放。

  四民大会及附属建筑占不了多大地方。

  整个艮岳宫区绝大多数还是维持旧的园林化,而且目前的开封城内民宅也还没到需要向这里扩张的地步。

  (两更)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之五好青年,大宋之五好青年最新章节,大宋之五好青年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