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五好青年 第一九二章 让我们都来逃跑吧!(2/2)

小说:大宋之五好青年 作者:木允锋 更新时间:2024-02-19 04:52:15
  

  “南朝人,真是有趣得紧!”

  那女真将领笑着说道。

  紧接着他转回头。

  “去禀报国论移赉勃极烈,就说习古乃已拿下雁门关,再告诉他,南朝人,比咱们想的更弱,简直不堪一击。”

  他说道。

  后面传令兵立刻离开。

  完颜习古乃深吸一口气,紧接着手中狼牙棒向前一挥……

  “女真勇士们,南朝的大门已打开,杀过去,杀光他们男人,抢光他们的女人和金银!”

  他亢奋地吼道。

  下一刻在李嗣本的跪迎中,女真士兵汹涌着冲进了雁门关,然后仅仅不到两个时辰,代州知州郭仲荀就弃城而逃,城内那些此前南下的山后汉人,也就是辽国难民们,同样毫不犹豫地打开了城门,亲自率领前锋的粘罕,带着汹涌而至的女真骑兵瞬间淹没了代州城。

  然后是忻州。

  被吓懵了的忻州知州贺权,居然直接摆出仪仗在城门迎降……

  好吧,他就是这么机灵。

  而就在同一天,童太师也在太原接到了王跃的告警。

  童太师不在雄州,他是河东河北宣抚使,身兼东西两个战区,实际上在王跃回到燕山之后,他的重心就转到了河东,他对王跃还是有点信心,知道这个家伙至少短期内不可能南下。但相反他这种老狐狸,却比王跃更清楚阿骨打进攻太原的可能也不小,尤其是这段时间因为雁门关外持续战争,大量旧辽溃兵和难民涌入大宋,所以他早就带着宣抚司到了太原。

  然而……

  “这又有何用?”

  他阴沉着脸把雄州种师道转送的告警扔到一边。

  的确,已经没用了。

  武松发现阿骨打离开奉圣州,花两天把消息送到王跃那里,紧接着又花一天时间送到雄州,种师道派人三天将消息送到太原,但因为雁门关,代州,忻州全都不战而降,粘罕从突袭雁门关,到拿下忻州实际上总共只用了不到三天,中间除了在崞县遭到沿边安抚副使史抗和都巡检李冀的真正抵抗外并无任何战斗。

  而史抗和李冀并不是被女真所杀,而是被难民军将领崔忠所杀。

  乱了。

  真的什么都乱了。

  “乱了,都乱了!”

  童太师坐在那里叹息着。

  “太师,咱们还有石岭关,只要守住石岭关,终究还是能等到种节帅的增援,实在不行还可以找王跃,以太师对他的恩情,让他出击居庸关外,就能把阿骨打逼回去。”

  河东安抚使兼太原知府张孝纯说道。

  “石岭关?

  永锡说的对,咱们还有一道屏障,石岭关在手,咱们就没输,此处交于永锡,老夫这就去雄州召集援军。”

  童太师精神一振,立刻说道。

  “呃?太师,太师身为宣抚,总统大军,此时岂宜轻动?”

  张孝纯愕然道。

  这他玛什么意思,你准备跑路让我背锅?

  “老夫乃河东河北宣抚使,又不是只这河东一地,永锡才是河东帅,此事无需多言,永锡率军坚守石岭关,若石岭关有失,务必守住太原,老夫去雄州召集各军在外为援,内外呼应才是制胜之道。永锡放心,老夫不是不管你们,留三千胜捷军以王禀为都统制,统帅河东各军为永锡臂助,切记,务必死守太原等待援军。

  最多一个月,老夫再晚也不会超过一个月。”

  童太师说道。

  说完他迅速起身就要走。

  “太师,太师是要临阵脱逃?”

  张孝纯一把拉住他,不顾礼节地喝道。

  “大胆,张知府,老夫告诉你,若丢太原,老夫不管朝廷是不是有不杀文臣的祖制,都要斩你的人头!”

  童太师怒道。

  紧接着挥手甩开了他。

  然后他在张师正护卫下,昂然地走了出去,只留下张孝纯欲哭无泪地站在那里。

  正好王禀匆忙走进来……

  “太师,冀景临阵脱逃,耿守忠以石岭关降敌!”

  他一脸凝重地说道。

  “快,快走,正臣,你率三千胜捷军助张知府,务必死守太原!”

  童太师没有丝毫犹豫地上了轿子,说完这番话立刻放下轿帘,紧接着在张师正率领骑兵护卫下,迅速冲出宣抚司,向着南门狂奔而逃,留下张孝纯和王禀欲哭无泪地面对着即将兵临城下的女真铁骑。

  不过倒是有个好消息。

  童太师跑的太急,根本没来得及调动,所以除了张师正率领的几百护卫,剩下五千胜捷军主力全被扔在了太原城内。

  (三更)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之五好青年,大宋之五好青年最新章节,大宋之五好青年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