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最快更新春回大明朝最新章节!

  夜。

  苏州街头。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杨丰感慨着。

  狄更斯对法国那个波澜壮阔时代的描述,倒是很适合现在的苏州。

  这里有最繁荣的经济……

  甚至比应天更繁荣。

  应天因为他的经济政策,尤其是税收原因,导致外地资本并不喜欢那里,毕竟雇佣工人的成本太高,不过更重要原因,其实是他取缔了秦淮佳丽们,而且原本的豪门勋贵们基本上完蛋,也没有了奢侈生活的消费者。

  六朝金粉一朝被他的铁拳打撒了。

  纸迷金醉最终免不了繁华落尽,一切都成过眼烟云。

  虽然平民阶层也因为他的改革而崛起,但平民阶层的消费倾向,肯定不能养活过去的顶级奢侈品市场。

  平民的确喜欢听戏,喜欢下馆子,喜欢时髦的衣服……

  但要他们养佳丽,吃一席百羊的宴席,甚至买宝石,这些肯定不行,超出他们的消费能力,他们也就吃个咸水鸭,买个金银首饰,所以这时候应天的繁荣是平民化的繁荣。

  和过去只有少数顶层阶级享受的纸迷金醉式繁荣不一样。

  就连秦淮河上的画舫都不得不改成流动戏台,每天在城内河道游荡,给那些市民唱他们喜欢的,这样还能赚的多些,一些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就免不了离开应天,而扬州也没有她们的市场。盐商们如今虽然依旧存在,但因为那些地方民兵旅也可以直接参与盐业贸易,所以目前已经大不如前,不是说过不下去,而是盐业的暴利基本上结束了。

  地方是民兵化组织,缺盐了不需要找盐商买,直接去应天领了盐引,然后运输粮食到盐场换就行。

  至少红巾军控制区已经不需要盐商了。

  甚至就连其他商业也受影响,因为民兵旅内部可以互通有无。

  他们之间正在形成一个新的商业体系。

  而盐商现在只是向弘光朝控制区销售,但也要面对川盐和河东盐,甚至长芦盐的竞争。

  过去的盐是分区销售,盐引是指定区域的,但现在因为朝廷崩溃,完全没有了这种限制,谁爱往哪里卖就往哪里卖。

  竞争必然激烈。

  总之盐商日子过的大不如前。

  这种情况下离开应天的佳丽们,那些过去依附豪门的奢侈品商人,现在全都已经跑到苏州来了,正好因为现在那些士绅消费能力暴涨,她们在这里又找回了过去。如今的苏州城内画舫云集佳丽如云,俨然当年秦淮盛景,虽然多了也内卷严重,但好在市场也巨大,一座座士绅园林,一架架转动的水轮间,一艘艘画舫里面丝竹阵阵。

  简直一座不夜城。

  当然,路边那些蜷缩屋檐下的乞丐就是另一副画面了。

  作为这时候最大的工业中心,在这个土地兼并严重,为了种植经济作物已经到棉吃人的地方,流民必然充斥整个城市。

  毕竟他们想去红巾军控制区也去不了,各处关卡都是巡逻队,太湖上同样也是排桨船在巡逻,就连过往商人,除非有乡贤或耆老做的保书,否则都不准带着本地口音的雇员。毕竟这些涌入城市的流民,代表着工人数量充足,大老爷们的工钱,可以继续降低,同样他们那微薄的工钱,也要从大老爷那里买米。

  大老爷们的快乐可以重复。

  可一旦流民数量减少,劳动力不足,他们就只能以更高的工钱雇佣工人。

  在这个初级工业化的时代,绝大多数工作都是手工,虽然也开始出现一些更高效的新发明,比如水力机械越来越多,但终究还是手工业为主,对于那些工厂主们来说,他们要的是最廉价的劳动力。

  至于多余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

  那就只能要饭续命了。

  但来的流民实在太多,这样的情况其实是普遍的,甚至还有些干脆就是拖家带口,他们一个个裹着破草席蜷缩在石板上,目光呆滞的看着近在咫尺的灯红酒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春回大明朝,春回大明朝最新章节,春回大明朝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