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 第204章 安保条约(2/3)

小说:重返大隋 作者:木子蓝色 更新时间:2022-06-01 13:29:17
  

  双方是越谈越高兴,奚族想要借助隋军对抗突厥人的袭扰,而易风当然也有自己的打算。不论是奚还是契丹,经过这十几二十年的发展,如今都是人口众多,不过这两大族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人多可军事实力却又很弱,特别是在隋朝建立前不久,才经历了一次两大族内部的各部落的一次重组,而重组之后,契丹有十部落,奚族有五部落,可他们却依然是一盘散沙,连一个实际性质的联盟和联盟首领都还没有产生。如果按照历史发展,奚和契丹接下来都会进阶到部落联盟时代,产出联盟的首领,甚至一些制度,而契丹更是在唐末,溶合了中原的许多制度后,建立了一个契丹王国,最后建立了辽王朝。而现在,这两大部族还十分松散,这让易风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将这两部族并入自己麾下的机会。当然,想要吞并奚和契丹决不会那么容易,但现在两族受到突厥威胁,易风却是有操作的空间,把这两部族拉拢过来。也不期望一开始就能怎么样,但却能借此加强三方之间的关系,慢慢的把这两族拉上自己的战车,最后慢慢的吞并同化他们。

  易风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等灭掉舍河川中的同罗骑兵后,为了防止突厥人前来报复,怀荒军与奚族在各川谷和一些山口的重要地点,建立戍堡和镇城。仿照怀荒军在坝上一样,设立镇城戍堡,以及烽墩,建立一条防御线,同时由怀荒军帮助奚族五部训练兵马,以及协防。怀荒军还可以向奚族部落输送军械,而奚族以矿产和牛马等各种物资交易。另外,奚族五部落还将选调一批青壮战士,加入怀荒军中服役等。

  这个提议是相当开放的,也是很有诱惑的。对于奚族来说,怀荒军在奚境内建立军镇戍堡烽墩,好处是明显的,拥有这些军镇戍堡要塞后,能够大大增强奚族的抵抗防御力。但这样一来,也等于奚族向隋军打开了门户。不过易风的下一个提议又让他们心动不已,怀荒军愿意帮他们训练部族兵马,并且向他们出售精良的军械铠甲。怀荒军的精锐以及他们铠甲的优良,奚族首领们都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怀荒军真的能帮他们训练兵马,并出售军械给他们,那奚族的实力将上一个大台阶,如阿会氏本有多达近二十万的人口,其余四大部族也各有五六万到十来万不等的人口,但他们的战士却很少,五部的战士不过三万左右。而且这些都并非常备兵,只是战时征召的青壮牧民而已。这些兵和漠北的铁勒人比起来差远了,甚至更不如隋兵。一来是少于训练,二来也是军械不良,三来更是指挥的优秀军官很少。如果怀荒军真的能替他们训练一支精锐的常备军,甚至还愿意帮他们培训各部族中的贵族子弟兵法,并出售给他们富贵的精良军械铠甲,那各部族的军事实力将成倍的提升。

  至于其它的一些提议,比如由奚隋两方共同修建坝上至奚境的马车道,再比如武州与奚之间加强贸易,再比如,易风提议的奚隋安保联防协议,怀荒军在奚境修建镇城戍堡屯兵,并且奚族将镇堡附近的一些土地划给镇堡里的隋军用作屯田等等,这些在奚族首领们看来,倒不是最重要的了。

  奚人最核心的饶乐河流域,怀荒军并没有要求建城驻军,易风的安保联防协议中计划修建的镇堡,更多的是集中在落马河、鸭子河、苍耳河、舍河、阴凉河以及更西面的滦河、柳河、潮里河、黑河、白屿河等诸河川谷,炭山、松山、马孟山、燕山这几个山岭地带,而在饶乐河流域的平原地带,怀荒军并不驻军,只是提出帮助奚族建立几座镇城,用以给五部族居住,以及用作贸易之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返大隋,重返大隋最新章节,重返大隋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