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 第五百二十九章 美好一天(1/2)

小说:国潮1980 作者:镶黄旗 更新时间:2024-01-11 04:18:07
  1983年,对于不那么规矩的人,或是身上“有褶儿”的人来说,绝对是大危之年。

  因为鉴于社会治安日益恶化的问题,这一年国家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打击刑事犯罪行动。

  而京城作为共和国的首都,自然是全国瞩目的焦点,是率先开展行动的典范。

  实际上自本年7月19日,“伟人”和公安部长谈完话之后,早在8月25日国家正式发出相关决定之前。

  京城市公安局就为了贯彻响应上级的指示,于8月1日,领先于全国所有地区,在本市开展了行动。

  具体的抓捕方式,是由每个街道的主任和居委会的人,分头带着各公安局、或是各派出所的人到有前科的或游手好闲的人家中把人带走,随后再进行甄别。

  甚至为了充足人手,还专门出动了一部分京城卫戍区的驻军来辅助。

  完全可以说,京城的示范效应相当成功,宛如掀起了一场狂风暴雨。

  不但立竿见影的让牛鬼蛇神不见了踪影,而且很快就把周边城市地区带动起来,进而影响到全国所有地区。

  打击力度更是越来越猛烈,远比过去逢年过节前的“大抄”更为吓人。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罗广亮和他的兄弟们是什么样的心情,一点也不难想象。

  但好在如今他们都是有执照的正式个体户了,有正道能来钱,一直就没怎么惹事。

  宁卫民又提前给他们“打过预防针”。

  从8月起,眼见风头不对,他们更是天天老老实实按点收摊回家,根本就不在晚上做生意了。

  因此,虽然不免心里忐忑不安,也被街道和派出所叫去问过话。

  但他们这些人总算有惊无险,到底还是没被卷入其中,落了个平安。

  至于真正的本分人,在这样的日子里,可就是无比舒心的好日子了。

  由于公交车上的小偷没了,晚上溜门撬锁的绝迹了。

  就连打架斗殴、调戏妇女、寻衅滋事的以同样的速度迅速减少。

  这直接导致看电影、逛公园、下饭馆的人越来越多。

  尤其是走夜路上班的人,或者拿着大笔现金去买金首饰和家用电器的人,如今都会感到很安全。

  甚至据京城商业局所掌握的数据显示,几乎和整顿社会治安的行动在时间上是一致的,京城的金首饰、家用电器,和高档服装销售额全都有了显著的增长。

  可以说这件事最大的受益者除了人民群众之外,恐怕就是京城的商业口儿了。

  京城完全呈现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相处和睦、消费增长的社会风貌,越来越安定繁荣。

  这就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从古至今皆如此,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大治之后必有大安。

  “坛宫”也不例外,作为受益于旅游业,以公款消费和在京外国人为利润目标的高档饭庄。同样需要一个长治久安的商业环境。

  毕竟来这儿吃饭的人,花钱不在少数。

  总不能让顾客们冒着被抢被偷的危险来消费吧?

  何况酒后无德的主儿闹酒炸,也不是件美事儿啊。

  要知道,来“坛宫”用公款消费的顾客里,官小权大的人比较多。

  还真有这样管不住自己,一喝多了就爱散德行的粗坯。

  外国顾客对此特别反感。

  说起来,还多亏正赶上整顿社会治安的风口浪尖上,这种情况才不多见,没怎么为“坛宫”拉低分数的。

  不能否认,宁卫民选的开业时机真的很不错,这应该也算得上占有“天时”之利了。

  10月份,无论京城的社会治安情况,还是“坛宫”的营业状况仍然在持续的改善之中。

  打击犯罪的显著效果开始显现在社会各个角落。

  在政法机关强有力的震慑下,就连各个单位里不服管的“刺头儿”,各个街道胡同里的“浑的鲁儿”都变“乖”了。

  而对于“坛宫”来说,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旅行社和酒店这两个被宁卫民寄予厚望的客源渠道,也如他所愿,真正开始发力。

  不知是不是因为法国大使夫人给“坛宫”撰写文章,让“坛宫”得到了更多的外国媒体和在华外国人的关注。

  或者可能是因为,善于宣传自己的宁卫民,专门找来一本刊登了法国大使夫人给“坛宫”撰写文章的美食杂志,并放进了一个新定制的玻璃展柜中对外展示。

  反正旅行社的导游们明显都感到对于说服外国游客去“坛宫”吃饭,变得容易起来。

  已经有一些外国人开始知道“坛宫”这个饭庄了,甚至还会有人主动向他们询问“坛宫”的具体情况。

  这让他们当月的收入得到了明显的增长,自然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

  另外,拿着宁卫民他们在酒店投放的广告,自己找来的散客也在每天增长着。

  从一开业时的每天一两个,已经变成了每天十几,二十个。

  总之,到10月底的时候,“坛宫”饭庄的上座率又提升了一大截,达到了八成五左右。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国潮1980,国潮1980最新章节,国潮1980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