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 第三百九十八章 潇洒青春(1/2)

小说:国潮1980 作者:镶黄旗 更新时间:2024-01-11 04:18:07
  宋华桂并没有迟疑多久。

  她与宁卫民谈话之后,仅仅间隔了一天决定给法国总部发传真。

  并且亲自用长途电话与皮尔·卡顿本人沟通,希望能在共和国调高旗下服装的售价。

  至于宋华桂之所以会这么快就下定决心,付诸行动。

  这其中既有宁卫民可行性报告详实的缘故,同时也因为,开会过后的第二天,碰巧赶上了我国恢复出售黄金饰品,迈出开放金银市场第一步的日子。

  1949年成立的共和国,是在几乎没有黄金外汇储备的基础上,开始经济建设和金融体系的建设的。

  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家对黄金一直是执行严格管制的政策,好把新生产出来的黄金紧急国际支付和国家储备。

  不过直到1982年9月28日,这种状况彻底改变了。

  从这一天起,国内开始恢复销售黄金饰品,老百姓从此可以在商场、店铺自由购买。

  不用说,对于曾经在市场上断档了几十年的黄金首饰重新上市,民间的反响相当巨大。m.

  实际上打这条消息早在一月之前官宣,就成了当时的爆炸性新闻。

  一直舆论温度就没降下来,被老百姓们所热议,望眼欲穿的期盼。

  而真正到了黄金饰品正式面对百姓销售的日子,那更不得了。

  这一天早上,甚至商店都没开门,王府井工艺美术服务部门前就都排起了大长队。

  等着买黄金饰品的人,居然比不远处的百货大楼前排队买家电的人还要多。

  要知道,这天可不是周末啊,是周二。

  很明显许多人一定是请假来的。

  开门之后,这些消费者们更是表现出极大热情。

  几乎一拥而入吗,争先恐后的跑到了黄金饰品销售柜台前要求售货员拿首饰,销售场面十分热烈。

  至于宋华桂,当天是差不多到十点左右才从京城饭店过来的。

  本来只是想来顺便看看的她,结果彻底被这里的火爆情景惊呆了。

  与通常情况下卖黄金饰品的柜台应该井然有序,清净优雅的环境完全不同。

  她的面前,居然是一副人头攒动,乱哄哄的场面。

  别说柜台前人满为患,排队等着交钱的人更疯狂,收银台已经挤得密不透风了。

  高举钞票的人围在会计的面前,全都高举着手拿着钱乱哄哄伸着,就跟不要钱似的疯抢。

  宋华桂也压根能看到柜台里的黄金商品,全被人给挡住了。

  幸好还有报社的记者在拍照,有人正在采访这里的经理和工作人员。

  宋华桂才能通过旁听,了解到一些详细的相关情况。

  但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

  这更让她为之震惊,无法置信。

  敢情据工美大楼的经理介绍,由于工艺水平有限,目前商场中售卖的首饰品种很少,款式很少。

  仅仅只有戒指、项链、鸡心挂件(领卡、别针)、金丝眼镜架及某些镀金制品出售。

  而且这些商品成色也低,都是14K金的,每克售价三十元。

  恐怕得等到11月3号才会有成色更好的18K金饰品销售,定价五十元……

  足够了,已经足够了!

  眼见为实啊!再配合宁卫民的报告书。

  宋华桂要不了解国内消费者对高档产品是多么渴求,简直就是傻瓜了。

  要知道,共和国的黄金完全是由国家定价的。

  这里的销售价格与国际市场并不接轨,价差相当的大。

  哪怕如此水平的黄金饰品都能如此受追捧,只能说明一点,国内的消费能力真的不容小觑!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其实很简单,并不难想明白。

  虽然这个时期的共和国经济相当落后,大多数的国民消费水平还很低。

  可是将近十亿人的泱泱大国,人口基数就是最厚实的底子。

  再加上优秀阶层又相对集中在大城市。

  说白了,这个道理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

  公款消费,老干部补偿的工资,以及家里有底子的人家,有海外关系的人家,全加在一起。

  京城本土居民,实际上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人并不在少数。

  至少远比皮尔·卡顿和宋华桂开办公司时,所预计的要多得多。

  再考虑到国内经济增长势头一片大好,通货膨胀率也开始加速的因素。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国潮1980,国潮1980最新章节,国潮1980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