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 第二百四十二章 要权(1/2)

小说:国潮1980 作者:镶黄旗 更新时间:2024-01-11 04:18:07
  自取其辱的沙经理是气得要死要活。

  偏偏还得委曲求全,去加倍满足宁卫民的物资要求。

  而反过来,宁卫民却成功地拿沙经理起到了杀鸡骇猴的作用。

  因为恰恰是出于对这不可思议结果的忌惮,看到沙经理莫名其妙就驯服了,公司里还真就没什么人敢于给宁卫民捣乱了。

  这就让宁卫民得以专心专注的把精力投入在工作上,且相当高效地收获了不错的成绩。

  像有关专营店场地的谈判,进展就不错。

  除了京城饭店是因为具有某种特殊意义,是个较为特殊的场所,没能谈下来之外。

  首都机场和即将完工的建国饭店,基本上都洽谈的很顺利。

  在宁卫民的辅助下,宋华桂代表皮尔·卡顿公司,最后差不多都是以一万六千元左右的年租,在这两处分别承租下了近百平米左右的场地面积,用于创办专营店。

  而斋宫的雕塑艺术展,尽管出于宣传成本考虑,宁卫民并没有邀请多少媒体。

  可因为他组织有序,作品艺术水准较高,艺术展的主题和斋宫建筑也相应成趣。

  这场相对低调开幕的活动,还是以人传人的良好口碑,从而大获成功。

  居然在随后几天里,引来了不少闻讯而来的媒体做补充报道,获得了相当轰动的社会效应。

  以至于半个月不到,公园方门票销售都因此增长了两成。

  陈列馆也因此销售了好二十几套服装出去。

  这完全就是意外之喜。

  但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这次活动获得了雕塑系师生们的感激和好感,以及由此引发的艺术界的反馈。

  还是那句话,在经济还相当落后的当前社会里,艺术工作者们处境太窘迫了。

  尤其是对于社会需求格外少,完全就是冷门儿的雕塑系师生们来说,就更是这样。

  皮尔·卡顿公司举办的这次雕塑系赛事,无疑给了两大院校雕塑系师生们提供了一个有可能名利双收的机会。

  虽然奖金并不算多,全部加起来也不过数千元而已。

  但与过去他们几乎没有可能通过专业技能获得物质报酬的情况相比,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打个比方,如果学生拿到三等奖就是六百元,教师的特邀作品也有五百元。

  这就足足可以支持他们一年心无旁骛的创作了。

  —————

  除此之外,参赛的作品还能从参观者口中获得最真实的反馈,还有被媒体报道曝光的机会。

  这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终身从事艺术的人来说,当然是更为难得的好处。

  所以这次大赛还没结束,两个院校的师生们就纷纷跟皮尔·卡顿公司请愿。

  都表示希望能把这次艺术展常年办下去,哪怕数年一次也好。

  甚至没多久,消息扩散,引得“津美”、“川美”和“杭美”都在报纸上发声了。166小说

  几家资历颇深的美院,全都先后隔空喊话,说皮尔·卡顿公司确实办了件好事。

  只可惜太局限了,规模小了点,与国际知名大公司的地位似乎不符。

  他们非常希望也能来参与,盼望皮尔·卡顿公司能把这个艺术展变成全国性质的常年展览。

  跟着又为此引发了一场社会范畴的讨论,有人提出了一系列的新问题。

  质疑对这样的艺术展由一家外资企业举办是否合适,是否具有权威性,是否能保证公平性。

  当然了,对于这样的问题,哪怕争论得就是再激烈,也是不会有什么答案的。

  但不得不说,这次活动举办之后,广而告之的实际效果相当不错。

  意想不到的,皮尔·卡顿公司居然在全国范畴露了一次面儿,至少全国的各大美院算是知道这家公司了。

  而且从此之后,来斋宫陈列馆参观观众也变得更多了。

  不但有人是被雕塑吸引来看新鲜的,也有老百姓中的富户,知道了皮尔·卡顿的名头,专程来陈列馆购买服装。

  照宁卫民来看,如果真能把这种势头长期保持下去。

  今后陈列馆至少能保持收支平衡,再不会是单纯赔钱的买卖了。

  于是自然而然的,在活动结束之后,宁卫民开口跟宋华桂要实权了。

  要说实话,原本宁卫民是从没有过这样打算的。

  他其实挺懒散的,一直都是只想着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图个清闲就完了。

  可偏偏沙经理故意利用手里的小权利刁难他,给他下绊子。

  而且他自己目前也正为个人经济的困境发愁呢。

  这两件事凑在了一起,无不让他以切肤之痛的感受懂得了权力的重要和好处。

  也明白了大丈夫不可手里无钱的道理。

  那么为了不再随便被什么人卡脖子。

  也为了能够沾沾公司的光,给自己捞点实惠。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国潮1980,国潮1980最新章节,国潮1980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