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 第二百零一章 脑补(1/2)

小说:国潮1980 作者:镶黄旗 更新时间:2024-01-11 04:18:07
  除了这些能拿的上桌面的理由,宁卫民还用了一招只能藏在心里的手段呢。

  那就是这份儿规划建议书,他没有署名,也没有直接递交皮尔·卡顿本人。

  而是单独交给宋华桂的。

  还别小看了这一条,这恰恰就是这小子最有情商,且最会做人的地方。

  道理其实很简单。

  外企又怎样啊?

  外企不也是国人充当雇员吗?

  不是还得在国内经营业务吗?

  所以有些国内的规矩还是得讲。

  俗话说大水漫不过金山去。

  既然皮尔·卡顿对宋华桂的信任无人能及。

  那像宁卫民这样一有好事就打着宋华桂旗号,就是最佳向上峰表达忠心的方法。

  如此一来,宋华桂当然就不会误解他的动机。

  即使最后决定不采纳他的意见,也必然领情,不会因此猜忌他、怪罪他。

  可以说无论成与不成,宁卫民完全就没有后顾之忧,反而会让宋华桂再对他增加点好感。

  咱们国人的关系不就得这么处吗?

  谁都鄙视拍马屁的人,但又都喜欢马屁的味道。

  如此潜移默化,于无声无息中的熏陶,威力才是最大的。

  果不其然,宁卫民一点也没有看错人。

  皮尔·卡顿和宋华桂都不是那种眼里只看到了钱的人。

  反倒很有社会责任心,均把艺术追求看得很重,以推广文化交流为已任。

  于是仅仅时隔两天,宋华桂便陪同皮尔·卡顿再次来到天坛斋宫。

  而他们此行的来意,就是为了跟宁卫民讨论那份规划建议书的内容。

  要说宋华桂的人品真不错,居然一点都没把功劳据为己有的意思。

  她光明磊落的完全归功于宁卫民,直接就让他亲口把想法对皮尔·卡顿全盘托出。

  至于皮尔·卡顿本人,他不但是一个喜欢冒险,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而且也相当谦虚。大风小说

  他确实对自己事业和成功感到自豪,却丝毫没有西方人自大的毛病。

  他总是这么说,“我只不过是一个较为幸运的裁缝,靠一根针,一条线,一支笔和艰苦奋斗,就赢得了成功……”

  所以完全可以说,宁卫民和他的老板、他的顶头上司,是天生属性相合啊。

  那不用说,他的方案有理有利,合情合理,自然一下就入了两位上级的法眼。

  就这样,这一天下来,在皮尔·卡顿和宋华桂和宁卫民做了极为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后,基本上肯定了宁卫民的建议。

  当场就决定改变陈列馆的经营策略,由长期封闭式经营改为短期封闭。

  并且正式授权宁卫民,可以就此事来和天坛园方进行沟通协调。

  如果园方没意见,再由宋华桂出面和美术院校进行联络,去洽谈雕塑艺术展实施细节问题。

  宋华桂毕竟是国家美院毕业的,她的丈夫万曼又是壁挂艺术家,美院客座教授。

  —————

  这方面的人脉资源,天生就有优势。

  至于资金绝不是问题。

  因为共和国的人工太低了,哪怕是艺术家也不值钱。

  几万元人民币就足以把这项活动办得像模像样。

  总之,这件事就这么毫无阻碍,效率奇高的定下来了。

  为此,不但宁卫民面上有光。

  他大感跟对了领导,自己一番心血没白费。

  皮尔·卡顿也自感慧眼识英才,很庆幸找到了两个如此优秀的下属。

  宁卫民有见识,有才干。

  宋华桂顾大局、识大体。

  有他们同心协力为公司出力,何愁皮尔·卡顿公司的未来不欣欣向荣?

  宋华桂呢,她也真有个大姐的样儿。

  除了嘱咐宁卫民不要太累着自己,就是催他去公司再领两身西服和两双皮鞋,把他那一身已经不像样的衣服换下来。

  说不许他再瞎凑合,故意破坏PC的服装形象了。

  这叫假批评,真嘉奖。

  以至于一旁端茶递水,目睹了全过程的霍欣,内心那颗心,早就滚烫得不行不行了。

  因为除了她万万没想到,这事儿还真是被宁卫民给说着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国潮1980,国潮1980最新章节,国潮1980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