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 第一千零三章 八格牙路(1/3)

小说:国潮1980 作者:镶黄旗 更新时间:2024-01-11 04:18:07
  其实宁卫民还真是有点认知错位,过于谦虚了。

  大概是上辈子当了太长时间的小老板了,经济账还是按上辈子的算法,他犯了刻舟求剑的毛病。

  哪怕直到这会儿,他也没能完全正确地认识到自己价值几何。

  首先,这可是八十年代啊,受益于贸易全球化的许多经济体才刚刚崛起。

  从世界范围来看,贫富差距远没三十年后那么严重。

  这个时代,连拥有百万美金的富翁都很受尊敬,拥有千万美元的富翁自然更为人崇拜。

  而且哪怕美元正在极力贬值,可一美元购买力和二三十年后的一美元也绝对不能画等号。

  如果从通货膨胀的角度出发,当前的一美元放在2020年,起码得乘三才能相当。

  也就是说,宁卫民今天股票和房产的总和,已经相当于在2020年的一亿美金了。

  其中他的证券资产又占了一大半的比例,今天的两千万美金,差不多相当于2020年的六千万美金。

  这绝对不是什么无关痛痒,可以随意忽视的小钱儿。

  普通的日本散户,就是一千个加在一起也未必能顶得上他一个。

  所以对于日本任何一家证券公司来说,宁卫民都是值得下大力气争取的优质客户。

  当然,如果放眼整个野村证券中央区营业部的客户,特别是跟那些中型企业以上的法人客户一比。

  宁卫民的资产规模就显得有点少了。

  确实如他所想的那样,他也要排在一百名之外了。

  但这个问题并不能这么简简单单的来衡量。

  因为投资的风险喜好是有区别的。

  那些企业的法人客户追求的是稳健投资,他们的资金配置最先考虑的肯定是风险。

  那么资金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用于购买的债券、基金和信托产品。

  像股票和期货这类的高风险高收益的品种,仅仅是他们投资种类中的一小部分。

  其次,日本国情还有点特殊性呢。

  日本在战后的特殊国际地位,让重新壮大起来的日本企业面对外国资本,始终惴惴不安。

  于是日本企业在六十年代后期,就发明了“稳定股东”的做法。

  即在资本自由化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外国资本入侵,或被意外资本吞并。

  企业从市场上大量吸收浮动股,然后让有交易联系的银行、商社、钢铁公司等关联企业的法人持有这些股票,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出售。

  这样一来,法人持股比率提高,法人之间的相互持股促进了行市平稳。

  就渐渐形成了日本特殊的“法人持股结构”。

  也就是说,这些日本企业法人手里的股票,大部分只是为了股权稳定存在的。

  雷打不动,极少情况下才会发生交易,还多是增持,减持就更罕见了。

  所以证券公司能从这些企业法人客户手里的赚到的佣金就有限得很。

  想从他们手里挣到大钱,只能靠帮助这些企业融资,不断发债、扩股才行。

  可宁卫民不一样啊,他要求少,动静大,就是单纯奔着投机来的。

  对证券公司来说,是属于含金量极高,具有高风险偏好的客户。

  他不买债券、不买基金,只进行股票交易。

  而且买的还不是蓝筹股,偏好股性灵活的小盘股,还喜欢加融资杠杆。

  尽管他交易次数不多,在野村证券开户的半年时间里,只买过两次,卖过一次。

  可他每一次都是满仓操作,实际交易额已经积累到二十亿日元了。

  不只给野村证券贡献了一千四百多万円的佣金,还给野村证券贡献了一千八百四十万円配资的利息。

  对于野村证券来说,宁卫民这样的客户才是最讨喜的,重要性起码得按其资产规模乘五来看待。

  这么一来,那宁卫民实际排名自然要提前,差不多就能进营业部大客户名单的百名之内了。

  这还不算完,最后也别忘了公与私还有区别呢。

  什么意思呢?

  说白了,对证券公司而言,和对打工人来说,宁卫民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或许还有其他能与宁卫民媲美的客户。

  可对于佐川主任本人来说,宁卫民却绝对是他最重要的衣食父母。

  没有之一,就是唯一。

  佐川自己非常清楚,只有伺候好了宁卫民,牢牢抓住这个客户。

  自己才能保住业绩,为前程打开上升空间。

  反过来要是失去宁卫民这样能以一当千的客户,他的业绩立马塌方,前景黯淡,弄不好会被顶头上司骂死。

  这才是为什么佐川一见宁卫民就迫不及待跪舔的原因。

  金主爸爸确实比亲爹更伟大呀。

  不过实话实说,其实对宁卫民来说,只要他个人的资产安全,投资账户没问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国潮1980,国潮1980最新章节,国潮1980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