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 第一百七十七章 躁动(1/2)

小说:国潮1980 作者:镶黄旗 更新时间:2024-01-11 04:18:07
  在挥汗如雨的训练里,在京城街头突然时兴起红衬衣白裤子的男装搭配之际。

  宁卫民和张士慧一起熬过了最炎热的三伏天。

  只是即便京城开始步入初秋,气温有所下降。

  但社会状况却依然显得喧嚣、浮躁,难得安宁。

  一方面的原因是,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了首部引进的日剧《姿三四郎》。

  而这样一个用武士道、木屐、和服、榻榻米讲述的柔道故事,在出乎意料的引起了极大轰动。

  以至于每天晚上到了电视剧播出时,都会形成路上路人骤减,家家户户传出唱腔古怪东洋和歌的奇特现象。

  继而因为劈砖、劈木块的行为被许多男孩子自发效仿,京城许多工地出现了丢建筑材料的情况。

  自此,京城就没了消停,哪怕大晌午,也可以听见男孩子们“嘿哈”的声响。

  甚至就连当时京城实行的区域轮流停电制度,都得对这些鬼哭狼嚎的歌声和喊声让步妥协。

  敢情就因为电视剧太受欢迎了,应广大观众们的强烈要求,京城的电业局不得不打破了固有的章程。

  每天在播放《姿三四郎》时,特意给全城供电一小时,这绝对算是八十年代最特殊的体恤民情了。

  另一方面,在《跟我学》和《星期日英语》日益热播的情况下,一位知名电影演员的出国选择,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

  这一年,岑冲才二十岁。

  而且凭借电影《小花》,她刚刚夺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荣誉。

  可以说正处于演艺事业蒸蒸日上的上升期。

  但1981年8月26日,她还是出人意料,成为了国内首开先河自费留学的青年电影演员。

  选择抛下国内的一切荣誉和成绩,只身前往大洋彼岸的陌生国度,投奔向一个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西方世界。

  当飞机隆隆离地而去,岑冲带着一个少女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以及一个东方女孩的单纯与朴实走了。

  从这一刻起,她的前途是凶、是吉,是光明、还是黯淡,她都无法预料和掌握了。

  而正因为岑冲的名气,因为她是第一个出国的明星。

  这件事尽管官方媒体的报道不多,但还是在青年人的群体里引发了轩然大波。

  有些人认为岑冲太冲动,太冒险,做了错误的选择。

  也有些人认为她是勇于开拓人生,充满上进心的好青年,对她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报以热切希望。

  但更多的人,都认为她是崇洋媚外的典型,是自不量力追求外国的圆月亮去了。

  最后只有两个结果,要么灰溜溜一事无成的回来,要么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而这件事带给宁卫民的影响就是,他也因此受到了一些来自身边歧视。

  要知道,由于许多人喜欢岑冲的电影,都对把岑冲引诱走的西方世界和外国人恶感徒增。

  偏偏扇儿胡同已经差不多传遍了宁卫民辞工,想为法国人效劳的事儿了。

  这种情况下,大家看他宁卫民眼神,自然与旧社会的老百姓看着洋买办几乎一般无二。

  背后里,当然免不了也有些指责和讥笑的话,说他连吃外国人的屁都是香的。

  这话谁能听了不气?

  说句实话,要不是国情如此,政策上管制太死,宁卫民又何尝愿意选择这条路啊?

  自己给自己当老板,那才是他求知不得的事儿哪。

  所以他明明是爱国赤子,也不得不先忍辱负重啊。

  最绝的是,支持岑冲出国的,还大多数都是霍欣这种真把外国想象成天堂的人。

  一提起这件事,就说什么现在回头看看,全世界的人就咱们傻,真正水深火热的是咱们自己。

  什么再发展也赶不上西方啊,人家都有私人小汽车了。

  说真正有才华的人就应该出去,出去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不辜负人生。

  对此,宁卫民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厌恶,听了都想吐,偏偏还不好说什么。

  可想而知,这种类似于两头堵的夹板儿气,于他有多难受吧。

  不过值得高兴的也有一条,那就是霍欣的脚恢复的不错。

  已经可以着地,慢慢走动了。

  显然到了九月份开学,宁卫民也就能够彻底解脱了。

  —————

  最后还有一样始终持续的热闹事儿。

  那就是8月8日发生的事儿,这让多年来本已经相对平淡的两岸关系再起波澜。

  无论广播、报纸还是电视,几乎每天都在对其进行了后续追踪报道。

  而两岸各自的隔空喊话,一时也成为全国百姓为之瞩目的焦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国潮1980,国潮1980最新章节,国潮1980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