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几章,又冒出许多有意见的声音。

  说这书没主线,满眼科普,时代环境。说写歪了。

  还有人说,不明白一件事没写完,为什么转到其他方面去了。

  我本懒得理会,因为我始终认为认字可以教,阅读是教不了的。

  既然自己已经竭尽所能,问心无愧,无需在意。

  但考虑到《重返1977》和《国潮1980》从写书开始。

  每每写到一定程度,就不断有这种意见冒出来。

  有些人甚至是恶意带节奏的,实在烦不胜烦。

  而且也有一些读者是出于善意的考量,怕这本书崩了,大约是真心不明白,(我已经单独做了回复),便觉得还是说明一下相关情况比较好。

  在我看来,网络小说只是一种传播途径的小说,而不是八股文那样的定式文章。

  在我看来,借助这种传播途径,任何写作形式的小说都是网络小说。

  不是说,只有一种以剧情快速推进为主,主角龙傲天的模式,才叫网络小说。

  对吗?像许多人非要分什么网络小说,和传统小说。我是彻底无语的……

  其实有一种小说叫风土小说。

  就像《四世同堂》和《神鞭》。

  以老舍为代表的“京派”,主要特征是关注人生,和政治保持距离,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

  这种小说较多偏向诗化、散文化、带一点现实主义又带有浪漫主义气质。

  京味小说基本写作要求当然是北京人写北京事儿。

  还有一种小说是世情小说。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金瓶梅》和《红楼梦》。

  这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一种,又称为人情小说,世情书等。

  它是以“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为主要特点的一类小说。

  我的这本书的本质就是借助了重生金手指的风土小说和世情小说。

  为什么我要写这样的小说?

  是因为我喜欢重生文又看不下去。

  现在网上充斥的重生文,尤其是些北京的,全是错漏百出,既没人懂得过去北京是什么样的,也没人在乎年代的客观条件。

  所以那些书没法像真的了,当然很幼稚。

  写的全是关公战秦琼的事儿,全是杜撰的北京,想象的年代。

  主角做的事儿完全不是时代背景下能发生。

  那也是历史虚无主义。

  我写书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哪怕水平有限,五毛特效,我也在尽量复原年代特征,写出真实的北京风土和过往。

  我是把大家认为的都市文在当历史小说写。

  所以这本书的剧情就是以时间线为脉络,在时代背景下推进的。

  什么时候,就干什么事儿。时候不到,当然不能写后面的。

  主角为什么给别人打工?为什么不开公司?为什么不买房?

  甚至收藏的顺序,答案全在时间里。

  至于些北京的风土和世情,有没有必要呢?是不是毫无必要的水?就为了科普,旁枝末节。

  当然不是!

  这本书叫《国潮1980》,最早的简介里也表明了书的主题。

  只是大多数人都不当事儿。我嗓子都喊哑了,你们怎么就视而不见呢!

  所以主线就是具有投机分子本能的主角回到了八十年代,体会到了前人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然后借助我们传统文明的积淀,获得成长,在商业领域大杀八方,成就事业的。

  所以这个主角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总结,也一直在收获,一直在转变。

  就像最近些有关西餐似的,学到东西就是日后致胜的法宝。这不是主线什么是主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国潮1980,国潮1980最新章节,国潮1980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