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 第六百四十五章 荣退(1/2)

小说:国潮1980 作者:镶黄旗 更新时间:2024-01-11 04:18:07
  康术德没再拒绝宁卫民的好意,回头就跟玉器厂那头辞了工。

  也碰巧了,厂里十几个老工人马上就要退休。

  正好有个家里特别困难的主儿,天天跟行政科科长缠磨着,讲条件。

  说自家有个“药罐子”老伴儿,退休后,工资降低两成,日子实在难过。

  厂里要不能给他份兼差,他就不退,还要再干几年。

  就这样,老爷子的辞呈等于是无意中替厂里化解了一个头疼的问题,也帮了一个困难家庭的忙。

  于是,连个过渡期都不用,老爷子隔了两三天,就直接荣退了。

  而且行政科长还挺讲究,当月给老爷子开了一个整月的工资,等于白拿了厂子三十块钱。

  老爷子呢,也不独闷儿。

  就借花献佛,用这笔钱请行政科长,还有平日里厂里处得不错的几个人,一起下小馆儿吃了顿饭。

  这就叫走的是面子,过的是人情。

  所以哪怕他人离开了,在厂里留下的也尽然是有口皆碑的好评。

  人们不是说老爷子工作认真负责。

  热水、报纸,送得准点儿,信件、电话传达及时。

  就是说老爷子为人仁义,不小气,还热情和气。

  尤其那些通过老爷子牵线,给宁卫民做石雕的那些人,是最惋惜老爷子离开的。

  因为康术德一走,他们虽然还有外快的活儿可干,可做出来活儿,却再不能像过去那样存在传达室了,坐等着有人等来收了。

  就得由他们自己送到煤市街街道的手工作坊去。

  那不但得跑腿儿,还得跟生人打交道,看眉眼高低,怎么也不像过去那样便当了。

  玉器厂是如此,扇儿胡同2号院的邻居们对康术德更加有心。

  自打一知道康术德辞工的信儿,边大妈就牵头儿开始搞串联。

  2号院几家邻居们如今都因为宁卫民富了,便集体出了一百二十块的份子。

  在前门大栅栏的河南饭庄,也就是过去的老字号“厚德福”,包了三桌席请康术德的酒。

  当天,除了远在大洋彼岸的米晓冉,扇儿胡同2号院的邻居们都聚齐了。

  连边家、罗家的大闺女和他们两家的女婿都来了,而且个个穿着体面。

  大家很是用心的打扮了一番,都把压箱子底儿的好衣服穿上了。

  尤其宁卫民还特意带来了两瓶法国香槟酒助兴。

  这让饭馆的经理都误会了。

  还以为康术德是个什么特别有来头的大人物,这是大家在给他过生日呢。

  于是经理亲自出马,建议应该席上添个寿面。

  后来才知道压根不是这么档子事儿,竟然闹了一个笑话。

  不用说,席间看着觥筹交错的热闹场面,喝着邻居们轮番相敬的美酒,康术德那是容光焕发,份外高兴啊。166小说

  他是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么一个普通人回家养老,居然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这年头啊,实际上大部分干部退下来都是人走茶凉的局面。

  能明显感到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的失落。

  这么一比较,康术德当然就更是深敢宽慰,受宠若惊。

  以至于酒席散了,他当晚都睡不着了,私下里直跟宁卫民念叨。

  “哎,卫民。这怎么话儿说的呢,大家太客气了,这么兴师动众的,也太拿我当回事了。我受不起啊,这份人情可欠大了……”

  没想到宁卫民哈哈一笑,心中早有计较。

  “老爷子,这多好啊。这才叫亲如一家呢,也不枉咱们大家伙邻居一场。至于这人情啊,再大也不怕。咱对上口儿给还上不就完了。日子慢慢过,有的是机会。”

  “您别忘了,过两天咱爷俩还得津门走上一遭呢,回来得给大伙儿带点土特产分分吧。还有这夏天啊,我正琢磨着应该带您去哪儿避暑呢。”

  “嗯……要不这样吧,那些领导干部不都讲究去北戴河疗养嘛。我干脆包辆大点儿的汽车,把咱院儿的人都拉倒北戴河玩儿几天。这边大爷、边大妈、罗师傅、罗婶儿是肯定是能去的,至于其他人就看他们自己怎么倒班了。您觉着怎么样?”

  那康术德还有什么意见,这主意忒好了,让他心里一下就舒坦多了。

  这徒弟真不白教,懂事,还有本事。

  哪怕他自己的亲儿子还在,恐怕办事儿也没有这么合他的心意。

  别的不说,就说他只是表示了一下想回老家看看,除了祭拜一下祖坟,也想给妻儿扫扫墓这事儿。

  没想到宁为民还真的说到做到。

  如同头几天许诺的那样,这小子二话不说,把其他的事儿全搁下来了。

  不但要亲自开车带他回津门,而且还准备许多礼物,备着让他送给有交情的乡邻故交。

  这叫什么?

  陪他荣归故里啊!

  正所谓富贵不归乡里,犹如锦衣夜行。

  要知道,二十年前,他可是从京城被遣返回原籍的,拥有的一切都化成了一场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国潮1980,国潮1980最新章节,国潮1980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