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 第六百零三章 换房站(1/2)

小说:国潮1980 作者:镶黄旗 更新时间:2024-01-11 04:18:07
  这顿饭还只是宁卫民组织的第一场,第二场饭局很快就又来了。

  而这一次,宁卫民是让孟毅帮忙牵线搭桥,他想要结识一些换房站的人。

  所谓换房站,就是房屋公有调配时期,为了解决人们所拥有房屋与实际需要不相符之类的问题成立的单位。

  通过换房站,公房承租人或者公房拥有单位,可以按照各自具体的需要,直接或间接地进行房屋交换。

  比方说,一个人,所住的房子在东城,后来单位把他调到了西城。

  那他就可以找一个和他类似情况,愿意搬到东城来的人互相置换房子和户口。

  当然两处房子的条件不可能完全一致,那就会有取舍和协商。

  这种事儿,换房站是不管的,只管承租人变更的手续而已。

  连户口都得置换人双方自己去派出所再办。

  至于宁卫民之所以要请这个客,毫无疑问,是有他的盘算的。

  首先他充分考虑到那些占了马家花园的普通住户在现实中腾退房子的困难。

  很显然,要有房子住,这些人当初就不会搬来了。

  现在让人家走,虽然合情合理,可要没有安置房,人家怎么搬走呢?

  尽管现在国家专为私房腾退下拨了一批房子,区房管局和房管所这边都愿意极力周全,可全市的房源短缺也是现实。

  再说他动手也有点晚了,为春节耽误了俩月呢。

  房管所那边能为他的事儿出几间房,还真不好说呢。

  所以他就必须得自己去想办法,多方筹措房源,用于安置那些愿意搬走的人,才能根本性解决安置问题。

  这么一来,光指着花钱买私房也不现实啊。

  这不光是钱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私房不但存量不多,而且也全是平房。

  设身处地的想想,让那些住在马家花园的住户们,从一处已经熟悉的所在,搬到陌生的地方住,兴许上班上学还远了。

  如果只是搬到平房去,显然对这些人的吸引力不大。

  最好当然是能搬进楼房。

  还别说单元房了,即便筒子楼,也比容易返潮没有暖气的平房有吸引力。

  那有了积极性,效率才会高嘛。

  可问题是目前楼房一概全是公有啊。

  公房交换,这很可能是一种能变相解决问题的路子。

  为此,宁卫民真的很想详细了解一下相关的情况。

  其次,县官不如现管啊。

  原本呢,这换房站也是属于房管所下属机构,是由各区房管局直接领导的。

  但问题是,1983年8月,市政府调整换房管理体制,换房站已经不再作为房管所所属机构。

  那么既然人家如今已经自立门户了,宁卫民就免不了得拎着猪头烧上这么一炷香,拜拜这个庙的神仙才行。

  不为别的,如同和房管部门提前打个招呼的意思一样。

  他早点认识这些人,提前做个礼貌的铺垫,远比遇到问题再现求人要好得多。

  说实话,在这个年代,让他感触最深的一件事,就是章难盖,事难办,脸难看。

  原本各衙门口官僚习气就重,更别说京城人还特讲究礼数。

  而且额外还有一点不能不重视,职务低的人反而最难打交道。

  许多基层的公务员都会因为生活里的诸多不顺心,借助手里有限的权力难为别人来发泄负面情绪。

  如果说,他把公房交换的事儿都谈好了,却在过户问题上最后受阻。

  那岂不是一切的努力都白费了吗?

  那非得着个大急不可。

  他这么有远见的人,自然不会允许这种火烧眉毛的情况发生。

  还别说,这个主意算对路了,还真不是多此一举。

  虽然孟毅的能量有限,所能请来的只是东城换房站的一个副主任和两个办事员。

  可说到宁卫民的收获,倒是真不小。

  因为换房站如今还是个清汤寡水的单位。

  虽然有这方面需求的人听到,征询相关手续的人不少,甚至已经有人懂得从这里面倒腾获利了。

  可毕竟咱们国家的经济才刚起步,任何行业里,“卤”都不是很大。

  沾钱的事儿又都是人家交换双方商量好的,来换房站就是办个手续。

  公务员们平时顶多也就是弄点好烟,普通小馆子喝一顿的待遇。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国潮1980,国潮1980最新章节,国潮1980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