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 第一千七十章 外景地(1/3)

小说:国潮1980 作者:镶黄旗 更新时间:2024-01-11 04:18:07
  1986年,沪海宝山区吴淞炮台遗址附近是相当荒凉的。

  不但炮台周围杂草丛生,少有人迹,就是宽阔的长江口,也鲜有船舶经过。

  只能偶尔看到若干大型军舰快速驶过。

  至于与其一江之隔的浦东滨江岸线,方圆数里地的范围内,更是一片苍苍茫茫的荒郊野岭。

  这里除了一个石头码头勉强可以停泊渔船,到处都是平滩。

  不过自然风貌倒是相当美丽的。

  平摊

  多有不知名的鸟儿躲在芦苇荡深处浅吟低唱,啁啾之声不绝于耳。

  还有一些美丽轻盈的大雁在其中低飞逡巡觅食。

  枝叶摇动,水波荡漾间,偶有野鸭从水草中扑棱棱飞出。

  或是劈开水面,一个猛子扎下去,再见时已经是远处的一个黑点。

  当靠近水边,仔细点观察,还会在芦苇的倒影中看到谷粒大小的小鱼在水里戏游,穿绕。

  如果不是有人破坏了这里的宁静,在此地大兴土木,挖沟垒土。

  这里大概率还会一直保持着这种状况。

  至于那些突然闯入这里改变了一切的人,便是电影《李香兰》的南下剧组。

  导演野村芳太郎所制定的拍摄计划是这样的。

  在此地,除了白天要拍摄1937年“八一三”事变,沪海沦陷前,本地渔民为避战难,不得不携家带口,仓惶跑到沪海城里的难民景象。

  以及日本陆军大队追踪而至,占据此处,隔江与沪海守军展开激烈交战的场面之外。

  到了夜晚,还需要拍摄一段松本庆子的重头戏——她扮演的李香兰为劳军演唱的剧情。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情节不是虚构的。

  而是来自于李香兰的自传里,一段让她记忆深刻的往事。

  1937年,当时日本侵略者南下攻打沪海的时候,从军舰运送来的一个日本陆军大队从吴淞口附近登陆上岸,并为了攻占吴淞口与沪海守军隔江交战。

  由于一连打了两天仍旧久攻不下,为了鼓舞士气。

  “满映”的负责人接到日本军部的命令,强行把李香兰带到前线阵地来做劳军演出。

  为了不暴露日方的阵地,李香兰是压着嗓门清唱的。

  她表演的场所也很简陋,就是距离战壕不远处,在荒野中用沙包堆砌其的一个简易舞台。m.

  当时除了天生的星光,只有两盏放置于脚下微弱的灯光可以照明,勉强让士兵看到她。

  不用说,按照日本军部和“满映”负责人的要求,李香兰演唱的一定是鼓励士兵士气的歌曲。

  但李香兰也算是半个华夏人,以想到自己的养父母和华夏的同学、朋友,她就泪眼模糊。

  唱到半途,竟然情不自禁唱起了日本的民谣,不由自主地表达出了思乡与厌战的情绪。

  更没想到的是,唱到后来,有不少日本士兵也都跟着她哼唱了起来。

  但这样的情景明显是不利于战争中部队士气的。

  于是,陆军大队的一个日军大佐勃然大怒,愤而起身,当场就对李香兰表示了愤慨和不满。

  可就在他凶神恶煞一样,要和李香兰动手为难的时候,却因为动静太大显露了行迹。

  结果沪海守军发现了这边的情形不对,从彼岸一下发射过来好几发的炮弹,当场把这个大佐和许多士兵都炸死了。

  倒是李香兰幸运地毫发无损,不过她也因为这件事背上了害死日本大佐和日本士兵的罪责。

  不但被日本军部痛斥,也遭到了“满映”高层的惩戒。

  所以,为了在此地拍摄这些重要的镜头,以此反应出战争摧毁人性的罪恶。

  剧组投入也是很大的。

  美工组不但要花费时间在此搭建好一个包括四五个农家院在内的小渔村。

  还需要烟火组的枪械师准备足够的枪支弹药,烟火师在演出现场做炮弹近距离爆炸的特效。

  以及共同布置夜间隔江交战双方的枪火烟雾,预计埋完引线,炸点得好几百个。

  此外,剧组还通过合作方沪海制片厂,花钱请来了差不多有两个营的群演,扮演日本士兵和沪海守军。

  再加上剧组二百名以上的工作人员,林林总总加起来能有一千三百多人,算是相当大的场面了。

  但也需要交代清楚的是,就因为是在野外工作,而且这个年代是共和国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

  这里的拍摄条件相当落后且艰苦,无论是物质供给还是运输条件都达不到。

  说白了,属于有钱都买不到东西的程度,以至于出现了许多本来不应该出现的拍摄障碍。

  比方说,原本日方工作人员带来的发电机坏了。

  而他们需要中方帮忙提供一台发电机,却迟迟到不了位,那夜戏和黄昏阴天的戏就没法拍。

  再加上此地是沪海远郊,距离市区宾馆较远,每天开车来回就需要两个多小时,又都是野地,运送点什么东西过来都不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国潮1980,国潮1980最新章节,国潮1980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