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最快更新大成风华之绝响最新章节!

  前世里,苏澜在经济法硕士研究生毕业那年的冬春之际,在福建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调查研究走访。除了在寿县捡到那块田黄宝石,她还在福建宁德的蔗糖古法生产基地呆了足足半个多月时间。她第一次知道,除了酒以外,原来,蔗糖的香甜同样也可以醉倒了人!

  正是春节过后,福建宁德的山区依然是绿色的世界。苏澜和几个朋友,驾着汽车,在绿色的世界里蜿蜒穿行。美丽的风景好像相簿,大自然神奇的手一页一页地翻开了,展现在他们眼前。

  转过一个又一个山头,越过一个又一个乡村。只觉得空气中弥漫着焦糖香甜的气息,越来越香,越来越甜,越来越浓烈,越来越霸道。她的心也越来越纯净,越来越安宁,不知不觉中,她就醉倒了。当他们来到那个蔗糖古法生产基地时,苏澜还在如痴如醉中。

  这里盛产甘蔗,甘蔗已经在这里扎根了两千多年。每家每户都有大片大片的甘蔗地,一般人家年产甘蔗红糖都有几十吨。

  这里生产蔗糖、经销蔗糖的历史也有两千多年。每个村落都用电动榨汁机,取代了世世代代使用的木制或石制的牛力榨蔗器;但是,土砌的直风灶,石砌的或铁制的连环锅熬制工艺却没有改变。二十四小时不磨灭的熊熊炉火,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浓浓香气……

  当然,她还记得自己喝过甘蔗汁酿的甘蔗酒,入口纯绵,却是后劲很大。三两酒,她就醉了一个晚上!

  她记得,她之后还专门写了一篇论文:《东方巧克力的前世今生》,受到教授好评!

  苏澜忽然想起,唐代诗人杜甫《进艇》吟咏蔗糖的一首诗:“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唐代诗人王维也在《樱桃诗》中写道:“饮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顾恺之则说:“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瞧,因为甘蔗,他创造了“渐入佳境”这个成语!

  汉朝的《异物志》,有一段描述:“(甘蔗)长丈余颇似竹,斩而食之既甘,榨取汁如饴饧,名之曰糖”。

  不过,这个时期的蔗糖,还不能称之为红糖,只能算是红糖的雏形。后来唐代改良了熬糖技术,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红糖。

  祖国医学认为,甘蔗属于是寒性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糖分、微量元素,当然还有大量的粗纤维,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效果。甘蔗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滋养润燥、清热益胃、补铁补血、美容养颜、消除疲劳、清洁口腔、抑制癌细胞……

  现代医学认为,甘蔗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钙、磷、铁等成分。甘蔗汁中含天门冬素、天门冬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丝氨酸、苹果酸、柠檬酸等多种氨基酸。茎节含维他命b6,茎端含维他命b1、b2。蔗糖主要含蔗糖、葡萄糖、果糖。甘蔗所含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都对于人体健康有益。甘蔗渣中含有对于小鼠艾氏癌和肿瘤-180有抑制作用的多糖类等药理作用。

  和其他水果一样,甘蔗也是春种秋收,一般是在10月份左右成熟,越靠近冬天成熟的甘蔗味道越甜,有“秋日甘蔗赛过参”的说法,最好吃的甘蔗是晚秋时节去甘蔗地亲自采摘的。尤其是小雪之后,白昼渐短,早晚温差之大,使得糖分在漫山遍野的甘蔗内有了很好的沉积。充分的光照和砂质的土地非常利于甘蔗生长。越是集中地方长得越好,越高越粗;越是田地的边缘,生长反而越是随性。甘蔗吸收着天地精华、日光雨露一节节的成长,特别硬,特别甜。当然,前世大棚种植技术非常发达,可以控制植物生长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甘蔗。

  苏澜奇怪,“柴米油盐酱醋茶”怎么会漏了糖呢?人们对蔗糖的求索,从南方到北方,从古代到现代,从贵胄到平民;从最初的生饮蔗浆,到熬煎成蔗糖,一条浪花甘美的饮食的汤汤大河里,蔗糖应该是那朵国色天香的奇葩!

  正是腊月,秋日甘蔗赛过参的季节。然而,“无主之地,无人栽种,无人收割,自生自长自灭!”这不是暴殄天物,愧对上天的恩赐吗?不,不行。那么,就让我们来,我们快来熬蔗糖!

  等他们下山回到家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因为他们几乎是每人拖了一捆甘蔗下山来,总共恐怕有好几百斤。

  苏瑞尚和刘希夫妻惊讶道:“这是给我们自己家的灶王爷甜嘴呢,还是给这世上千千万万个百姓家的灶王爷都甜甜嘴啊?”

  苏澜笑开了花:“爹爹和姨父、姨母说的真好!我就是要给天下百姓熬蔗糖,给天下的灶王爷都甜甜嘴!”

  不光苏瑞尚和刘希夫妻愣住了,就连刘奇、刘珍他们也都愣住了:“熬蔗糖?”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成风华之绝响,大成风华之绝响最新章节,大成风华之绝响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