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37章 蛟龙入海(1/3)

小说: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作者:冷泡茶加冰 更新时间:2024-01-09 10:14:25
  山越们摩拳擦掌喜气洋洋,觉得自己终于有一雪前耻的机会了。

  毕竟若是认真算的话,江东孙氏的第一笔战绩便是山越贡献的。

  当年孙策还没从袁术麾下自立时,被袁术打发到丹阳投奔叔叔,并在当地招募乡勇。

  彼时的山越头人祖郎数次率军主动袭击孙策,有两次甚至逼得孙策几至危殆。

  小霸王大怒,去找袁术讨要来了程普黄盖等父亲旧部,由此开始了单方面按着山越摩擦的历史。

  差点手刃孙策的祖郎被重整旗鼓的小霸王迅速击败并投降。

  再后来虽然这位小霸王出了意外,但随后就是周公瑾在赤壁烈焰漫天烧的曹军抱头鼠窜的消息,更令山越胆寒。

  随后虽然这位周公瑾也出了意外,但已经彻底强盛起来的江东也已远不是山越敢侧目的势力了。

  不过此时山越头人们一合计:

  “这孙侯父兄与那周郎,皆亡于不测。”

  “那孙侯如今莫非……”

  几个头人们互相对视一眼,眼底是一些不能细说的想法,不过这些统统都被马良镇压了下去:

  “若要图江东,还须等待时机。”

  马良很是镇定,并没有多说,只是说如今还不是突袭江东的恰当时机。

  好不容易做了决定,但又要等,名为费栈的头人便已经按捺不住:

  “马先生,如今这江东有两位将军下落不明人心惶惶,如何算不得时机?”

  当然算不得,毕竟如今江东军不过是刚开拔不久,有些后续的部队甚至都还没开拔。

  若是此时山越作乱,江东军轻易便能回转将下山的山越剿灭,这是马良所不愿见到的。

  最恰当的时机当然还是江东军在荆州进退不得时,再突然出袭,一击而中。

  不过这些倒是可以押后再细细给山越讲述,此时听闻费栈这么说,马良丝毫不介意听听八卦:

  “两位将军下落不明?”

  “说说?”

  费栈不敢怠慢,于是绞尽脑汁将自己知道的情况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个清清楚楚:

  “前一日俺有两个手下,带了钱去固陵购盐。”

  这个马良倒是知晓,山越这边除了一些山货,基本上什么东西都缺。

  别的东西还好说,盐这个真真是生活必需品。

  而且山越购盐相较来说也简单,会稽的东北方向便是海边,附近的几个县皆产盐,更有不少私盐,山越过来买卖很方便。

  马良偶尔缺什么东西也会托山越去这些县城购买。

  这样的地方同样消息流通的也非常之快,比如费栈的手下在城中便有听闻,说孙侯在建业城大发雷霆,整个新城人心惶惶,士卒进出异常频繁。

  最终虽然没有官方的消息,但很快便有一个说法从建业流传了出来:

  有两位将军,背主而去,疑似投奔西面的玄德公去了。

  费栈讲的颠三倒四,但马良也能猜出来一个大概:

  若是属实的话,孙权不愿意下诏所名捕以文书追捕,可见这两个将军地位应当不低,绝不是校尉或军司马之流。

  孙权沉默,但这个消息依然能轻易传到这里,多半是有大姓在暗处推波助澜。

  战事刚起,却在此时消失,可见对孙权谋荆州之举并不赞同。

  马良第一时间便想到了鲁肃,但飞快就被自己否决了。

  鲁子敬乃是有大智之人,怎么可能会如此鲁莽行事?

  而在马良为自己念头摇头失笑时,一艘小船上,鲁肃站在船头瞧着无边无际的海面心乱如麻。

  自从周公瑾逝世后,他从未感觉哪一刻能如现在让他这般力不从心。

  犹记得,两年前他对于江东的未来规划的还很清楚。

  联刘拒曹,克复中原。

  承公瑾之遗志,铸天下之大业。

  但慢慢的,这个推敲过很久的计划便逐渐朝着不受控制的方向发展。

  首先是刘备的飞速壮大,不声不响的取了益州,甚至还攻下了汉中。

  当初听闻时,鲁肃对这个消息堪称是五味杂陈。

  既佩服于孔明之能,也欣慰于克曹有望,还心忧于江东有点跟不上这位刘皇叔的脚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