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说不出多么高深的话,但他总觉得:

  名将不应该是这样死的。

  要么如在怛罗斯这样的国战中力战而亡。

  要么如冠军侯一般被天争命,炫亮璀璨。

  但总之不应该是这般临阵待敌,却被宦官谗杀于疆场。

  “这玄宗皇帝也太心急了,生怕这潼关守军赢了还是怎地?”

  张飞在一旁嘟嘟囔囔的碎碎念。

  刘备瞥了一眼,随口道:

  “兴许是这玄宗皇帝老了。”

  刘备这么说,孔明也回忆了起来:

  “此前曾有言,计较古往今来天子居位时间长短,刘禅在位四十一年,位八。玄宗尤甚,位七。”

  “且王忠嗣幼年入宫时玄宗已然登位,谗死时玄宗在位已三十余年……”

  “那安史之乱时即便往少了算,也有六十岁。”

  “那俺倒是懂了。”

  张飞搁那儿碎碎念:

  “就如大哥一怒怒出来夷陵火一般。”

  “玄宗一怒,自斩大唐三刀。”

  刘备还在沉思呢,骤然听到此言,没好气道:

  “都说了我那是一赌……只是赌输了。”

  “玄宗不过是听谗言报私怨,不可同语。”

  刘备心里对于玄宗的心情可谓是十成十的复杂。

  虽然他后来也称昭烈帝吧,但帝王和帝王,说实话也是亦有差距……

  也因而刘备心里还掺杂着一种对于玄宗败家行为的痛心:

  彼之敝履,吾之珍宝。

  而法正对此都不在意,只想看乐子:

  “快快快,这玄宗亲征都说了几回了?”

  “让我等好好看看大唐皇帝如何亲征!”

  【玄宗的亲征就像老板画大饼充饥,曹操的望梅止渴,只是一种激励士气的手段,真信了你就输了。

  不过潼关聚兵十万,此时两个主将都被玄宗一刀砍了,情况多多少少有点尴尬。

  毕竟玄宗不可能在长安遥控潼关兵马,还是需要有一个背锅……啊不,管事儿的。

  封常清是从安西回来述职,一腔忠心撞上的。

  高仙芝是退职回长安当官,不得已必须上的。

  而看到玄宗打算给潼关选一个新主帅,满朝文武全都压低了脑袋,生怕一个不好点中自己。

  关键时刻有人进言:那河西节度使凉国公哥舒翰不就在长安吗?

  于是群臣如蒙大赦,争相历数哥舒翰战绩,而玄宗也很快对哥舒翰发出了诏令。

  那么哥舒翰为啥此时在长安?

  王忠嗣被谗杀后,哥舒翰暂代河西节度使。

  面对玄宗对于石堡城的执念,他发挥了“结呆寨打硬仗”理念,在附近造应龙城,慢慢蚕食,最终攻克石堡城,从而转正。

  随后哥舒翰以河西节度使之职,连克吐蕃数城,占领黄河九曲,成功再次扩大了唐朝版图,一时间哥舒翰也意气风发,不过很快命运的转折来了。

  哥舒翰称得上名将,但私生活上贪财、酗酒、纵欲三个全占。

  755年年初,哥舒翰巡视恒州,天气寒冷所以在这里洗了个热水澡,结果中风了,身体暂时瘫痪,被送往长安养病。

  从私生活上来看,哥舒翰应该也是高血压患者,严寒天气会让毛细血管收缩,导致血压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而如果骤然洗热水澡,体表毛细血管飞速扩张,血液会大量涌入体内。

  而此时脑动脉的温度还没上来,依然是收缩状态,大量涌入的血液要么直接撑爆脑细血管,出血性中风;要么就是血管梗塞引发脑缺血,缺血性中风。

  哥舒翰好点,应该是后者,还有得救。

  送到长安之后过了半年,哥舒翰身体慢慢恢复了,本来都要打算请命回去上任了。

  没想到的是,安史之乱爆发了,高仙芝和封常清被砍了,玄宗的诏书送到他手里了。】

  心中鄙视了只说不干的玄宗一通,李世民立即将目光转到了孙思邈身上。

  药王倒也不意外,毕竟若光幕所说不错的话,同患头风病,也当是会怕如这般的。

  思忖了一下,孙思邈首先点点头:

  “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引动肝风,肝阳暴亢,气火俱浮,迫血上涌,头风之疾自起,或便是后世所言之高血压。”

  “这哥舒翰将军颇符《素问》的寒独留,则血凝位,凝则脉不通症状。”

  “倒是后世之说法甚是新奇,血管应是说经络,这毛细血管之说……”

  孙思邈伸出手舒展了一下,看着手背沉思,毛细经络?

  另一边李世民则更关心另一方面:

  “那这沐浴……”

  他可不想自己哪天不能动弹被内侍们从浴桶里抱出来,实在难以接受。

  孙思邈颇不以为然:

  “陛下何忧?长安冬天亦少寒,且陛下沐浴定有炭盆取暖,只要勿寒体浴热水、热体浴寒水,自无忧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最新章节,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