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0148【殿试考“炼丹”】(1/2)

小说:北宋穿越指南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23-12-12 05:13:10
  宋代有一个太监机构,名叫御药院,专门收集药材药方,服侍皇帝起居膳食。

  渐渐的,皇帝的日常穿戴,也经由他们负责。

  继而又参与殿试,负责印刷试卷,负责弥封试卷,宣布殿试条令,全程参与殿试事务,协助拟定进士甲第。

  御药院的太监们,权力涉及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科举,甚至经常负责拟定皇帝中旨。

  这个部门,非常类似明代的司礼监,是皇帝跟文官争权的工具!

  也出过一些猛人,比如熙河开边的主帅李宪,就是御药院勾当太监出身。

  到了宋徽宗这会儿,御药院的规模虽大,却难以满足皇帝需求。御药院在熙宁二年进行改革,换了一个上级单位,皇帝的穿戴交给尚衣局负责。

  如今又在改革,尚药局与御药院分权,御药院不再一家独大。

  在改革当中,经常模仿皇帝笔迹,非法颁布中旨的太监杨球……不知所踪。

  这两年,宋徽宗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了,在分化蔡京党羽的同时,还在分化日渐嚣张的太监集团。

  此届科考士子,简直运气逆天,不用担心殿试作弊太狠。

  因为,尚药局和御药院刚刚分权。太监们忙着互相拆台,彼此都死盯着对方,没人敢在印刷试卷时泄题,也没人敢弥封试卷时勾结阅卷官。

  ……

  六百七十一个贡士,早早来到集英殿外等候。

  黑灯瞎火的,朱铭站立一阵,困得直打哈欠。

  忽地,侍卫似乎在喊什么。

  前排贡士鱼贯入内,站在最后的朱铭,跟着众人往里走。

  殿试座次是随机打乱的,朱铭找到自己的座位,在殿东偏后的地方。

  天光微亮,皇帝升殿,礼乐奏响。

  众士子拜贺。

  朱铭距离宋徽宗太远,看不清这货长啥样子。

  紧接着,太监分发试卷。

  殿试试卷,雕版印刷,题目就有五百多字。

  考生们拿到试卷,瞬间就懵逼了,今年居然考《周易参同契》!

  很明显,这是宋徽宗亲自出的考题,跟礼部出题官没有半毛钱关系。

  下一届殿试同样离谱,考的是《黄帝内经》,关于五运六气的内容。也就是气运之说,导致北宋末年掀起研究气运的热潮。

  白崇彦左顾右盼,他没读过《周易参同契》啊。

  秦桧也头大如斗,这特么该怎么答题?

  这种情况,虽不常见,但也非第一次。

  赵光义就曾亲自出题,考生们“相顾惶骇”,“搁笔不敢措词”。就连状元和榜眼,都搞不明白试题的出处,纯粹靠文采和瞎蒙名列前茅。

  现在已经很不错了,还告诉你试题出自《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这本书,主要讲鼎器、药物、火候、道术。

  宋徽宗再荒唐,也不敢直接考炼丹,而是选了一段比较正经的:御政之首,鼎新革故。管括微密,开舒布宝。要道魁柄,统化纲纽。爻象内动,吉凶外起,五纬错顺,应时感动……

  一共五百多字的考题,白崇彦只看懂前二十四字。

  思来想去,硬着头皮写变法对御政的好处。还真让他蒙对一半,不管怎么说,好歹跟试题沾点边,也符合蔡京变法的政治正确。

  事实上,考题不仅有炼丹内容,甚至还有道士解释为采补双修。只不过非常隐晦,不懂道术的人,根本看不明白,还以为全篇都在说君臣治政。

  朱铭穿越前就读过《周易参同契》,又被薛道光各种忽悠,对此书另有理解(外丹法被阐述为内丹法)。

  一边研墨,一边观察,朱铭远远看着宋徽宗。

  要不要给皇帝整一篇内丹法修炼论文上去?

  算了吧,跌份儿。

  朱铭坐在那里思考,直等到宋徽宗离开,他才提笔写下题目:修身齐家治国策。

  北宋末年的殿试策论,限制在1200字以内,但也允许超过一些字数。

  朱铭胆大包天,竟然在殿试文章当中,宣扬他的“道用”派思想。

  开篇便引用《周易》,讲述百姓日用即为道的道理。再引用《礼记》,又说道是相通的,谈修身、齐家和治国的共同之处。

  修身之法,儒道合一,内外兼修。

  还把“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比喻为齐家治国的各个步骤。

  精,便是天下万民。

  气,是万民产出之财富。

  神,是国家朝廷的运转秩序。

  炼虚合道,便是完美融合精气神,达成国家、财富和百姓的协调统一。

  他在前几百字里,迎合宋徽宗对修道的痴迷。又在后几百字中,劝谏宋徽宗不要盘剥太过,否则就会破坏精气神的和谐。这对修道养生不利,也对治理国家不利。

  最后完全契合《周易参同契》的表面和内在意思,把治国比作炼丹,只有兼具精气神才圆满。如果不善待百姓,炼出来的金丹就有缺陷。

  “道用派”理论,全程掺杂其中。

  一直写到天黑,反复修改之后,誊抄在空白答题卷上。

  交卷完毕,宫人打着灯笼,送士子们离开。

  大家都不敢喧哗,出了宫门,才叽叽喳喳议论起来。

  秦桧苦恼道:“怎会考《周易参同契》?我答的是君臣如何治国。”

  白崇彦说:“我写的是变法。”

  林勋凑上来:“我也写的变法,但偏于崇礼复古。”

  一大半士子,都显得痛苦不堪,没事儿谁去看道经啊?

  此次殿试题目传开,导致天下士子,纷纷研读《周易参同契》。谁都没想到,下次居然考《黄帝内经》,还特么专考里面的气运之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穿越指南,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节,北宋穿越指南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